女性、写作、成长
分享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
spContent=通过西方文学历史上重要的女性文学,介绍女作家的性别身份如何对其作品的语言、形象、题材、情节、象征等方面产生影响,并借助这种认识探讨女性意识,更新僵化的传统性别形象。在认识性别差异(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层面的)的基础上提倡两性平等,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性别意识,鼓励学生的自我成长。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本课程通过西方文学历史上重要的女性文学,介绍女作家的性别身份如何对她们的作品的语言、形象、题材、情节、象征等方面产生影响,并借助这种认识探讨女性意识,更新僵化的传统性别形象,在认识性别差异(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层面的)的基础上提倡两性平等,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性别意识,鼓励学生的自我成长。

课程涉及作家作品包括:

萨福(Sappho630-570?),古希腊,《萨福诗选》

裴白秋(Perpetua282-304?),古罗马,《裴白秋与费利西蒂殉道记》

里修的德兰(Thérèse of Lisieux18731897),法国,《灵心小史》

·奥斯丁(Jane Austin1775—1817),英国,《傲慢与偏见》

夏洛蒂·勃朗特(Charlotte Brontë1816 -1855),英国,《简爱》

艾米莉·勃朗特(Emily Brontë1818-1848),英国,《呼啸山庄》

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1830-1886),美国,《狄金森诗选》

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 18821941),英国,《一间自己的房间》和《达洛维夫人》

玛格丽特·杜拉斯(Marguerite Duras, 1914-1996),法国,《情人》

托尼·莫里森(Tony Morrison, 1931-),美国,《最蓝的眼睛》

 

   本课程的内容还包括一部分以上作品改编的影视作品,在讲解中注重帮助学生引入性别视角,学会将日常生活中的性别问题与文学作品中的表现相联系。课程的基本视角是一种温和的女性主义,在承认女性问题的复杂性的前提上寻求两性关系的和解与成长。

 

不论是作为男性还是女性,在今天的社会中,认识女性文学在西方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以及女性文学中如何表现男女关系,男女与社会的关系,个人在相互认识、交往和帮助下的共同成长,共同认识自我,对我们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可以从这些心思细腻的女性作家中,学习到很多关于自我成长的经验,同时也体会到女性写作的独特性,唤醒我们对于女性身份认知的感觉和经验。


特色:女性文学史一个别开生面的话题,而又是常常被我们忽略的话题,通过对女性文学的系统学习,我们可以对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女性和男性的关系以及社会人格的构建有更好的了解。

授课目标

不论是作为男性还是女性,在今天的社会中,认识女性文学在西方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以及女性文学中如何表现男女关系,男女与社会的关系,个人在相互认识、交往和帮助下的共同成长,共同认识自我,对我们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可以从这些心思细腻的女性作家中,学习到很多关于自我成长的经验,同时也体会到女性写作的独特性,唤醒我们对于女性身份认知的感觉和经验。


课程大纲
预备知识

无需

证书要求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参考资料

参考书目:

《第二性》(全译本),波夫娃,陶铁柱译,中国书籍出版社,2004

《女性主义思潮导论》,罗斯玛丽·帕特南·童,艾晓明等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傲慢与偏见》,张玲,张扬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7月第1- 201310月第14版)

《简·爱》,宋兆霖译,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8月第1版)

《呼啸山庄》,宋兆霖译,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8月第1版)

《英诗经典名家名译:狄金森诗选(英汉对照)》,江枫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3月第1版)

《达洛维夫人》,谷启楠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4月第1版)

《一间自己的房间》,贾辉丰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4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