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选择共三个单元(力学、振动波动和光学)9个专题。每个专题在内容上尽量保持完整和相对独立。每个专题均从(1)问题引入(2)现象演示(3)背景知识(4)应用拓展(5)原理探究,这五个方面进行讲解。首先从能引起学生广泛注意的问题入手,然后着手演示现象启发学生思考,再介绍相关的物理概念和物理知识,最后进行应用拓展,开拓学生视野,进行原理探究。
本课程通过生动、形象且直观的物理现象的演示及学生的参与唤醒学生的好奇心,点燃学生探索未知的欲望。本课程突破了传统大学物理的教学体系,精选力学、振动波动和光学中九个专题,以设问的方式提出问题,从疑问出发,通过各种物理现象、物理学史、科学家小传等作为知识背景,启发学生探索物理现象背后所蕴含的物理学原理。每个专题中都有物理学原理在生产和生活方面的应用拓展知识,以开拓学生的视野。
本课程不追求复杂公式的计算和推导,注重物理概念的理解及运用物理原理解释自然界中存在的奇特的物理现象。
本课程面向各专业学生在线开放,每周一个专题,共九周课程,第十周考试。
启发学生对自然界的探索能力,培养学生将物理知识应用于实际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本课程的特色是大量的直观、生动、形象的物理现象演示视频,引发学生独立思考,启迪学生自由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
《物理现象演示与探究 (力学、振动波动、光学) 》具有广泛的专业适应性和相对独立性,对先修课程和其他课程无特殊要求。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1. 自编《物理现象演示与探究》讲义。
2.《物理学》,马文蔚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5版。
3.《“触摸”科学 体会发现》 苑立波主编,国防工业出版社,2009年出版。
4.《物理与文化》 倪光炯 王炎森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2版。
5.《文化物理》 施大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出版。
6.《现代科学技术概论》 刘金寿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