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高新技术的发展,遥感技术已从科学走向生活,并在潜移默化地影响乃至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遥感是快速获取大面积范围内地物信息的最有效技术手段,在农业、林业、地质、水文、城市与区域开发、海洋、气象、测绘等科学和国民经济的重大发展,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遥感数字影像处理是地理信息科学、地球系统科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等学科的专业核心课程。
本课程将会从遥感数字影像预处理方法、影像增强和融合方法、遥感的农业应用三部分,夯实基础知识的同时,以农业应用为出发点,挖掘遥感的无限价值、体会遥感之美。课程亮点之一是以农作物种植面积提取和农作物长势监测为突破口;将所学的遥感影像预处理、增强和融合方法具体应用于农业中;课程亮点之二是在光学遥感数字影像处理及应用的基础上,将雷达影像处理方法及农业应用落地于理论讲解之上。这样,所有的理论、方法和实验讲授都称为有水之源、有本之木。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能够在理解遥感数字影像(光学影像和雷达影像)特征的基础上,掌握遥感影像的预处理、增强、融合和分类方法,并能够利用借助软件(如ENVI)进行农作物种植面积提取和长势监测的应用,从而培养利用遥感技术解决地学问题、农业问题的能力。
先修课程:计算机基础;遥感原理或遥感概论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1. 遥感数字影像处理.韦玉春、汤国安、杨昕 等. 科学出版社. 2007.
2. 遥感数字图像处理-原理与方法. 朱文泉.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5.
3. 遥感技术与农业应用. 严泰来、王鹏新.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8.
4. 遥感应用分析原理与方法. 赵英时 等. 科学出版社. 2003.
5. Gonzalez R. C. & Woods R. E.,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Prentice Hall, 2002.
6. 定量遥感. 梁顺林(著)范闻捷 等(译) . 科学出版社. 2009.
7. 农业定量遥感基础与应用. 王纪华、赵春江、黄文江 等.科学出版社. 2008.
8. 国内外遥感类的期刊:遥感学报、农业工程学报、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等
Q:本课程的知识结构是如何安排的?
A:从知识构成上来说,第一章和第二章是基础知识部分;第三章到第六章是遥感影像预处理、影像增强、影像融合和影像分类的方法学习,是遥感影像处理的内容;第六章到第八章是遥感影像分类及植被遥感在农业中的应用,包括农作物种植面积提取、农作物长势监测应用。从问题设置的角度,第一章是回答遥感数字影像怎么得到的,第二章是回答遥感数字影像有什么特征,第三章是回答如何再现遥感影像的物理信息,第四章是解释如何么得到遥感影像的物理信息。
Q:本课程实验部分如何安排?需要做哪些实验?
A:考虑到线上教学的特殊性,本课程没有设计该环节。但是,本课程必须进行实验,所以在课程资料中加入了《本课程实验内容建议》文档,包括八个基础实验内容:实验一:遥感影像下载、波段叠加、显示,实验二:遥感影像特征计算与纹理分析,实验三:遥感影像几何校正,实验四:遥感影像辐射定标及大气校正,实验五:遥感影像的增强处理,实验六:遥感数字影像转换与影像融合,实验七:遥感数字影像分类,实验八:雷达影像预处理与分类。
Q:辐射传输模型部分如何掌握和理解?
A:本课程第七章中为该部分内容,为帮助学员好地掌握这部分知识,建议:(1)仔细查阅《遥感技术与农业应用》(严泰来、王鹏新)、《定量遥感》(梁顺林 著,范闻捷等 译);(2)讨论区中咨询相应内容。
Q:遇到问题如何解决?
A:热烈欢迎学员们在课程的讨论版块提问,并鼓励大家积极参与问题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