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陶瓷
分享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
spContent=抟土成陶,出窑万彩,中国古代陶瓷作为重要的手工业门类,形塑意匠、胎釉品类和装饰题材均可见社会文化的时风侧影,也勾描出历朝历代的工艺迭代与及审美意趣。我们不妨沿历史长河楫舟而上,由物见史,在窑器撷英的基础上,回顾中国陶古代瓷器的发展历程,探寻窑火传承的工艺流变、社会功能与文化辐射。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课程在导学之外分作三大教学模块,回顾陶器发展历程,条目瓷器阶段名品,梳理陶瓷世界贸易。力图在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使学员系统了解中国古代陶瓷不同阶段的窑业面貌,把握陶瓷产品产-销-用的完整经济链条,了解陶瓷器作为文化载体在中国历史中的作用,进而认知中国陶瓷在世界文明和东西交融中的重要地位。


    课程教学以物观史,从官民并举、名品迭出的陶瓷产品撷取代表性文物,点中窥面,洞见时代工艺发展与文化侧影。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不仅力图构建起中国古代陶瓷发展的考古学知识体系,既具备基础理论结构,又知习学科发展前沿;也意在激发学员从美学、历史学等角度对中国古代物质文化的赏鉴与认知能力,培养长时段、大区域的是思考维度和观察视阈;同时一定程度推动公众考古通识教育与社会深耕。

    


授课目标
  1. 构建中国古代陶瓷器的概观性知识体系,条列不同阶段陶瓷器的代表品类、窑业格局与技术发展轨迹

  2. 探知陶瓷器在中国古代社会文化中的功能与角色;

  3. 了解中国古代陶瓷行销九域、世纪外销的流布方式与范围;

  4. 拓展艺术品鉴、历史认知的相关能力与视野。

  

 

课程大纲
预备知识

 课程选修不设专业门槛,欢迎有以下学习意愿的学员加入研习:

1.希望了解中国古代陶瓷的形塑意匠、产业链条与工艺革新;
2.有意进一步探知中国物质文化史与文化交通史;
3.基本了解中国古代史。


条件允许的话,亦可同步修习考古学、断代史、工艺美术史等相关课程,丰富知识结构,拓展观察视阈。


证书要求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参考资料
  1. 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文物出版社,1997年。

  2. 李家治:《中国科学技术史·陶瓷卷》,科学出版社,1998年。

  3. 权奎山等:《古代陶瓷》,文物出版社,2008年。

  4. 张柏等编:《中国出土瓷器全集》,科学出版社,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