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
分享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
spContent=《机械原理》作为培养机械类专业技术人才的主干学科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分析或改进现有机械、机械系统方案创新设计能力,建立起以设计为主线,分析为设计服务,机械系统方案设计的知识和能力体系不可替代的关键环节。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本门课程是机械类学生从数学、物理、力学等自然科学知识领域进入机械工程技术领域的一门过渡课程,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对于后期的专业课程的学习理解尤其重要。

课程主题是机构学与机器基本理论,包括基本机构知识即机构的类型与应用,结构与运动原理,机构设计与分析;以及机器中结构、运动、摩擦、力与机械平衡、机械功率、机械功能等基本知识及其相互关系。

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在了解机械的基本组成原理、运动分析方法、动力学分析方法基础上,通过分析与设计训练,具备对现有机械进行分析研究、改进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掌握从功能要求、运动分解,综合、创新新的机械产品的一般过程和方法,达到具备创新机械的基本能力。

课程既有理论性,也有一定的实践性,即学习过程中除了听课以外还要做到多看,多想,多动。多看日常生活、生产中遇到的工具、设施等东西,多想其中哪些是机器,哪些不是机器?为什么能运动?如何实现其机械功能?有没有不足而需要改进的地方?多动是动手练习,培养用机构运动简图表达机构和机器运动功能的能力和同行交流能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分析与设计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融会贯通,培养知识应用和技术创新能力。

授课目标

课程教学目标在于让学习者能对机械的基本知识有充分的了解,包括机构学基本知识和机械基本理论;掌握机械分析与综合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机构运动简图方式正确表达机构中各构件的运动关系,从而进行机构的运动原理分析;具备对机械进行运动分析与运动综合的能力;通过作业和设计训练,掌握机械运动方案设计、机械创新设计的一般过程与方法,为今后在社会实践中开发创新机械产品,改进机械性能打下扎实的基础。

课程大纲
预备知识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制图,工程力学,计算机编程等课程知识是本课程必要的预备知识。

证书要求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参考资料


 

[1] 孙桓,陈作模,葛文杰主编.《机械原理》 [M] (第八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申永胜编著的《机械原理教程》[M].第四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

[3]Mechanisms and Machine Theory by Ye Zhonghe, Lan Zhaohui, M.R. Smith, 

[4]Kinematic Design of Machines and Mechanisms, (US) Homer D. Eckhadrt, China Machine Press(影印版), March, 2002.Higher Education Press (China), July, 2001.

[5]Mechanisms and Machine Theory by Li Can, Zhang Xianmin,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ess (China), March, 2004.

[6]钟礼东,孟飞主编,《机械原理辅导与作业题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7年.


常见问题

Q :  课程作业中有很多计算和作图,应该怎么完成并提交批改?

A :  作为专业基础训练课程,必须通过动手完成一定的练习,其中包括许多计算和作图设计训练,才能掌握基本的机构设计与分析方法,培养机构分析与创新能力。为此在每一章后均布置有一定练习,既可以直接在作业框内输入,也可以手写方式完成后拍照上传至系统,由老师批改完成并获得作业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