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古今中外9位哲学家进行客观辩证而富有时代性的介绍和讲解,具有科学性、学术性、引导性的特点。对9位哲学大师的专题讲解,重在分析哲学家的思想闪光,与时俱进阐述哲学家思想在历史长河中的意义和影响,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辩证分析哲学家思想的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重读哲学经典,启迪智慧,感受哲学的魅力,感受马克思主义吸收和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形成的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和时代性。
通过走近哲学大师,走进经典,启迪学生智慧,带领学生感受哲学的魅力,彰显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哲学经典中的引领作用,体现马克思主义对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吸收和简介,感受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和时代性,彰显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功能和实践功能,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重读哲学经典,提升学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是一门文化素质教育课,适用于高校大学生,以及对哲学感兴趣的爱好者学习与交流。
(一)课程教材
1.《西方哲学史》罗素著,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
2.《中国哲学史》冯友兰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二)参考资料
1.《理想国》柏拉图著,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年;
2.《苏格拉底的申辩》柏拉图著,华夏出版社2007年;
3.《政治家篇》柏拉图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
4.《庄子的开放心灵与价值重估》陈鼓应著,中华书局2015年;
5.《庄子哲学讲记》郑开著,广西人民出版社2016年;
6.《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陈来著,人民出版社1991年;
7.《思想录》帕斯卡尔著、林贤明译,江西教育出版社2014年;
8.《帕斯卡尔的思想哲学》刘烨编译,内蒙文化出版社2008年;
9.《西方哲学史》(英)罗素著,商务印书馆2016年;
10.《斯宾诺莎传》(英)纳德勒著,商务印书馆2011年;
11.《康德哲学讲演录》邓晓芒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2006年;
12.《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伊曼努尔·康德著、李秋零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
13.《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特里·伊格尔顿著,重庆出版社2017年;
14.《如何改变世界: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传奇》埃里克霍布斯鲍姆著,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4年;
15.《悲剧的诞生》尼采著、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
16.《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尼采著、周国平译商务印书馆1994年;
17.《做哲学》西奥多·希克、刘易斯·沃恩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8年;
18.《实验哲学》诺布、肖恩•尼科尔斯著,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年;
19.《知识与确证》陈嘉明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