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实现绿水青山伴鸟鸣这样一种美丽中国的生态环境,我们开设了《野生动物识别与鉴定》这门课程。人人都是生态环境的建设者和受益者,因此我们的课程面向所有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学生以及社会人士。
本课程主要学习陆生脊椎动物各目、科的区别以及重点保护和常涉案野生动物的形态识别特征,通过课件和实验操作等手段让学生具备独立识别野生动物、独立收集野生动物物证、保存物证进而处理物证的能力,从而为热爱动物的你提供更加专业的动物学知识,为保护动物的你提供更加全面的野生动物案件查处的基础依据。
本课程通过课件的设计、物种的选择、授课方式的分解努力做到课程内容有针对性、课程效果有实用性、课程意义有指导性!
本课程的授课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对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形态识别,掌握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常见野生动物以及案件中发案率较高种类的形态特征,了解野生动物的生物学特性、地理分布以及野生动物物证鉴定的常用方法等;培养学生能在公安基层第一线开展工作,解决野生动物刑事案件查处中所遇到的技术性问题;同时让 学生树立起维护生态安全、保持生态平衡,爱护大自然,爱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在挽救濒危野生动物,打击各种偷猎、走私和贩卖野生动物的违法犯罪活动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
希望学生能够预备有关动物分类基础知识、环境损害类案件现场勘查和生态执法方面的知识。
(一)建议教材
1.侯森林,周用武编.野生动物识别与鉴定[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2.
(二)参考书目
1.马建章主编.野生动物管理学[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0.
2.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主编. 中国两栖动物图鉴[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3.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主编.常见龟鳖类识别手册[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4.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主编.中国鸟类图鉴[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5.盛和林等编著.中国野生哺乳动物[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
6.费荣梅主编.野生动物产品学[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2.
7.刘凌云,郑光美主编.普通动物学(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8.常家传等编.鸟类学[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8.
9.常家传、杭馥兰编著.鸟类学实验指导(讲义),1989.
10.盛和林,徐宏发编著.哺乳动物野外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2.
11.张伟等编著.毛皮学(第二版)[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2.
12.马世来等编著.中国兽类踪迹指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13.赵其昆等译,Alan Rabinowitz著.野生动物研究和保护培训手册[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14.郑秀芬主编.法医DNA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