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民族理论政策内容,构成12个专题。每专题下设1~5讲微课,共有56讲。每一讲微课都与中华民族复兴大业息息相通,都是热爱祖国、建设中华民族共有家园的微言大义,故而统称“爱我中华56讲”。它的前身是2015年由广西民族大学龚永辉、杨社平、郭亮、梁鑫四人联讲的“民族大义56讲”。2017年加上“习研演练位育指南”,构成配套教材《民族理论政策讲习教程》。基于课堂位育、课际链接乃至校际链接,先后得到西南民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大连民族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等广西区内外10多所高校数十位同行联袂主讲持续刷新。随着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和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精神的不断融入,如今已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统领下全面升级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联合创新载体。
有大规模在线开放平台的支持,学习者可以直接通过在线学习完成认证,通过认证者还可以申请参与刷新。 无论是谁、从什么角度、以什么创意刷新,“爱我中华56讲”的根本宗旨不变,基本格局不变。其根本宗旨是讲好习总书记的原创理论,协同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其基本格局则是由“爱我中华56讲”构成的12个专题:一、爱我中华 大义贯通正道;二、我国如家 民族概念有根;三、中华格局 成于历史规律;四、华为有道 变中守常聚焦;五、团结统一 各族最高利益;六、依法治理 健全强国机制;七、坚持完善 民族区域自治;八、人民至上 夯实共识根基;九、守正创新 聚焦工作主线;十、众志成城 共守精神家园;十一、聚椭为圆 铸牢一体意识;十二、五十六讲 齐奏爱我中华。在这些专题的框架内,以不断刷新的56讲引导习研演练,与时俱进地体现课程的持续讲习性质。
帮助大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政策及其制定的依据,提升对伟大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华文化、对中国共产党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树立我国各民族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1)马克思列宁主义及其中国化历史历程
(2)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4)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知识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本书编写组 2023年
《民族理论政策讲习教程》 龚永辉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7年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创新观点面对面》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室 民族出版社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