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学
分享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
spContent=你想深入了解为什么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文明为什么是中华文明的根源和主体?黄河文明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发展道路,今后“到哪儿去”?欢迎选修由河南大学推送的《黄河学》!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中华文明的根源和主体是黄河文明。《黄河学》课程就是通过探寻黄河文明的发展道路,阐述黄河文明何以绵延不断,体现黄河文明的内在价值与逻辑,回答中华文明“我是谁”“从哪来”“到哪里去”的文明形态、发展道路和价值体系。

课程以黄河文明的发祥-发展-兴盛-转折-转型为脉络,重点介绍黄河文明的地理基础,从史前文化的满天星斗到最早的中原大爆发,从黄帝炎帝蚩尤的部落融合到尧舜禹禅让的传说,从夏商周三代文明的发展到汉唐宋文明的兴盛,从元明清文明的杂合同化到近代以来与西方文明的交汇,以及当代文明在全球化的新时空中奇迹复兴等内容,让学生搞清楚、弄明白黄河文明亘古常新的根本,坚定中国道路自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授课目标

    本课程以讲授为主,兼及课堂讨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展现黄河文明的独魅力和深厚底蕴,加深学生对黄河文明发展道路的认知和理解,拓宽学生视野和知识面,培养其热爱黄河,热爱中国,做中华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推动中华文明传承与创新。

课程大纲
参考资料

1.  侯仁之主编:《黄河文化》,北京:华艺出版社,1994年。

2.  郭来喜单之蔷主编:《黄河史诗:大黄河风采•大河卷•宁夏卷:文图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年。

3.  许倬云:《万古江河》,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年。

4.  许倬云:《说中国》,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