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纪地质和地貌是人类社会生活、生产建设等国民经济各个方面都涉及到的重要地质条件和地质体,通过课程的学习主要是使学生掌握与多种实践活动(如矿产、地下水、工程基础、工程灾害及新构造运动等)有关的第四纪地质和地貌的基本知识,同时对第四纪自然生态环境的主要方面(如气候变化、环境保护、海平面变化、动植物群的演变与人类发展等)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提高学生对环境研究的意识和能力。课程内容丰富,紧密结合人类生活生产,不仅能提高专业能力,而且对自然地质旅游也能提供很大的帮助,使你对自然美景欣赏的同时,更能知其所以然!
第四纪地质和地貌是地球发展演化的最新阶段和最新表现,是地球科学各分支学科调查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尤其在矿产、水文、工程、环境地质等问题的分析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是地学类学生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第四纪地质和地貌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原理,掌握不同成因类型地貌及其堆积物的基本特征、第四纪地质和地貌调查研究方法,熟悉第四纪气候、海平面环境变化、新构造运动、生物界以及地层的演化特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开展第四纪地质和地貌调查研究,认识和分析第四纪地质和地貌条件,为解决相关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工程、城乡规划等问题提供第四纪地质和地貌科学依据的能力。
1、了解地貌的基本成因类型及其堆积物特征,第四纪地质的演化历史;
2、掌握地貌及第四纪地质研究方法和新技术应用;
3、增强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积极态度,提高保护环境意识,提高专业认知度和使命感。
具有“普通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地史古生物”等初步知识。
1.参考教材
曾克峰主等编,《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4.12
谢宇平主编,《第四纪地质学及地貌学》,地质出版社,1994.1
杜恒俭等编,《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地质出版社,1981.7
马友良编,《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地质出版社,1986.12
2.参考文献
杨怀仁等编,《第四纪地质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刘东生等著,《黄土与环境》,科学出版社,1985年
M.A.J.Williams等著,《第四纪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年。
3.网络资源
http://www.jingpink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