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与创客思维
分享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
spContent=本课程是响应教育部 2015 年“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群建设”所开设的一门创 业类全新课程。该课程集结了南昌大学“两院一中心”教授创业相关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重要骨干教师。相应教学资料较齐全,新的教学大纲已制定,已有教学日历完整,相应学校网络课程辅助教学对重点和难点都有所介绍。是首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本课程是应《教育部教育管理中心发布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ETC创业课程体系》所设计的一门全新课程,南昌大学涉及到的前置课程分别为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负责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KAB创业基础》;经济管理学院开设的《管理学》、《创业管理》、《创新学》、《商务分析》等;公共管理学院《领导科学》,各相关学院的《创业推进会》和“挑战杯”、“创青春“等高校创新创业大赛项目等。考虑到系统性培训、创新创业课程设置的需要,本课程项目负责人考虑对创新、创业和创客思维系统性学习、讲解和模块化分解形成相对独立可操作工作环节的需要,在借鉴国内外著名《创业学》(南开大学张玉明版本)和《Effective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 :an entrepreneurial approach有效的小企业管理:创业方法》(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基础上,尝试开发适合教学对象的《创新、创业与创客管理》教材。

1.学习这门课是为同学更好的响应创新型社会建设提供人才的需要。

2.这门课主题有三个。一是如何的认识创业环境和创新思维;二是如何更好的认知自己,从是否有创业能力和是否有创新思维素养等去考察;三是如何更好的认识未来的创新驱动力来源及对未来社会更好的融入进行相关的能力准备工作。

3.学习这门课可以获得创新思维基本素养提升,创业技能的有效培养和开发,对创新型社会的有效认识。

4.这门课特色在于紧扣中国创业环境和创新思维中国化相关主题进行讲解。对大学生创新和认知素养有实践性课程帮助进行认知分析。亮点在于新颖和可操作性强。



授课目标

      本课程是应《教育部教育管理中心发布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ETC创业课程体系》所设计的一门全新课程,南昌大学涉及到的前置课程分别为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负责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KAB创业基础》;经济管理学院开设的《管理学》、《创业管理》、《创新学》、《商务分析》等;公共管理学院《领导科学》,各相关学院的《创业推进会》和“挑战杯”、“创青春“等高校创新创业大赛项目等。考虑到系统性培训、创新创业课程设置的需要,本课程项目负责人考虑对创新、创业和创客思维系统性学习、讲解和模块化分解形成相对独立可操作工作环节的需要,在借鉴国内外著名《创业学》(南开大学张玉明版本)和《Effective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 :an entrepreneurial approach有效的小企业管理:创业方法》(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基础上开设的一门课程。

课程大纲
预备知识

    学习本课程应具备《管理学基础》,《西方经济学》,《财务管理》和《会计学原理》等基础课程知识。

证书要求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参考资料

[1]赵波、焦永纪,创业管理理论与实践,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2]张玉利,创业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3]布鲁斯.巴林杰,创业计划书:从创意到方案,杨俊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4]埃里克.莱斯,精益创业:新创企业的成长思维,吴彤译,中信出版社,2012

[5]彼得.德鲁克,创新与企业家精神,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6]约翰.贝赞特,乔.蒂德,创新与创业管理,牛芳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常见问题
  1. 课程计分规则。

    课程分数由平时分和期末考试综合组成。平时分包括课程章节测试,平时互动得分占比20%;章节测试占总分80%。一共100分。

  2. 考试题型。

    考试题型为单项选择题,章节测试页分为单项选择。以各学期需要,题型增减有所变化。每个学期会预先通知和说明。

  3. 考试分数

    分数在85分(含85)以上,颁发优秀课程证书,60到84分(不含90)为合格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