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媒体设计
分享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
spContent=当今科技、文化转型的复杂性与多元背景,为设计师的能力和角色带来新的影响和变化。本课程旨在帮助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和视觉传达专业的学生提高适应性,以新的知识、能力满足当前复杂社会的专业需求。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课程内容包括互动媒体设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设计方法,既有视觉设计常规教学的视觉研究和设计方法,也有数字媒体艺术的交互设计原理、用户体验要素、设计开发等内容。

    为了提升学生的艺术设计实践能力,除了理论讲解和案例分析,课程介绍了以兼具实验性和应用性的课题设计,并通过学生创作设计成果展示,呈现互动媒体设计创作的各种可能性。在线学习的学生跟随各类课题的设计实践,学习互动媒体的设计方法与流程,由浅入深地掌握不同类型项目的实践设计方法。

    本课程后续拓展的深化学习,包括不限于以下几方面:数字媒体在空间环境的应用;数字媒体在文化遗产保护的创新实践;科学信息可视化的互动媒体创意及应用;数字媒体开发与应用;数字媒体娱乐创意设计等等。

授课目标

《互动媒体设计》在整体教学理念上有三点要求:

1. 专业理论学习。通过互动媒体的理论讲授教学,使学生了解互动媒体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类型风格,熟悉人机交互的原理与知识, 能够以理论观点分析和诠释互动媒体的设计问题。

2. 设计思维学习。通过互动媒体设计策略与方法讲授,优秀案例分析,让学生初步掌握设计思维和互动媒体设计方法。

3. 实践设计能力培养。通过原创性系列课题,让学生在设计实践中实现知识内化,掌握互动媒体设计的方法与技能。

课程大纲
预备知识


《互动媒体设计》以“促进教育的大众化”为目标,因此并无前修课程的强制性要求,为了避免为讲课的通畅留下隐患,在线课程增加了“互动媒体设计”关联知识的普及性讲授。

参考资料

教材:

1.童芳. 互动媒体设计[M].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9.5.


参考文献:

1、 [英]Jamie Steane. The Principles and Processes of Interactive Design[M].2014.

2、 [德]Smashing Magazine.众妙之门——移动Web设计精髓[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

3、 [美]Jesse James Garrett.用户体验要素: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设计[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4、 [美]Donald Arthur Norman.情感化设计[M].中信出版社,2015.

5、 [英]安布罗斯,哈里斯编著,刘静译.网格设计[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

6、 [美] 迈克尔·拉什. 新媒体艺术 [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5.

7、 [英] 罗伊·阿斯科特. 未来就是现在——艺术,技术和意识[M].金城出版社,2012.

8、 [中]孙皓琼著,图形对话——什么是信息设计[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9、 [英]卡罗琳•奈特、杰西卡•格拉泽著,郭鸿杰、李丽、章文婷译,新图表设计[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

10、[美]简•维索基•欧格雷迪、肯•维索基•欧格雷迪著,郭瑽翻译,信息设计[M].译林出版社, 2009.

11、 [中]王凯编,吴宝强译,媒体可视化设计[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12、 [中]肖勇、张尤亮、图雅 编著,信息设计[M].湖北美术出版社,2010.

13、 [中]肖勇、张尤亮 编著,信息图形设计[M].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11.

14、 [日]樱田润著,施梦洁译,信息图表设计入门[M].上海美术出版社,2015.


常见问题

未来的专业发展有哪些?

数字媒体在空间环境的应用; 数字媒体在文化遗产保护的创新实践;科学信息可视化的互动媒体创意及应用;数字媒体开发与应用;数字媒体娱乐创意设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