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经营规划》是研究对现实森林进行合理经营、科学调整,使之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森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理论与方法的一门课程。
林木生长周期动辄数十年甚至上百年,森林本身具有生态、社会、经济多种效益,林木生长的长期性带来森林经营周期的长期性,如何做到森林的长期效益与短期效益结合、多种效益协调发展,是森林经营管理者必须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森工局、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森林经营单位的面积成千上万公顷,经营范围内的森林类型、土地利用类型、立地条件千差万别,客观需要在对森林资源进行定期调查的基础上,对造林更新、中幼林抚育、低产林修复的时空秩序进行统筹安排。林业生产的上述特点决定了森林经营规划的必要性。
森林经营规划的任务可以概括为森林资源的调查分析与评价(预业)、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和设计(主业)、森林资源管理(后业)。对上层而言,森林经营规划要为国家制定林业方针政策、发展战略和宏观调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对基层而言,要为森林经营实体提供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多种决策方案,并加以科学论证和优化。
森林资源现状介绍与我国森林经营问题分析相结合、森林经营一般理论与具体经营技术指导并重、森林规划的一般程序与具体案例讲解相结合,是本课程的特点。
通过课程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我国森林资源的结构和特点,掌握森林永续利用、森林可持续经营、森林生态系统经营、森林分类经营等森林经营规划的主要原则,熟悉森林区划、森林资源调查、森林评价、森林资产评估、森林认证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掌握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森林公园规划、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湿地公园总体规划、森林小镇规划、森林康养游憩基地规划的方法、途径、要点,并结合上机实验和野外实习,熟悉森林资源调查、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的基本步骤和主要技术环节,从而为走上工作岗位从事各种森林资源调查、森林规划设计工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通过建国前后我国森林资源数量、质量的数据对比分析,使学生深切地感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通过森林资源调查与监测章节的案例教学,使学生体会森林资源调查行业一线工作者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职业精神;通过森林规划设计章节的案例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科学思维方法。
(1)知识目标
掌握森林资源调查、森林资源分析、森林评价与森林认证、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和设计、森林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能力目标
学会森林区划、森林资源调查、森林评价、森林认证的方法,掌握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森林康养游憩基地规划、自然保护区规划等主要森林规划编制的一般程序、要点、深度和广度。
(3)思政目标
通过建国前后我国森林资源数量、质量的数据对比分析,使学生深切地感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通过森林资源调查与监测章节的案例教学,使学生体会森林资源调查行业一线工作者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职业精神;通过森林规划设计章节的案例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科学思维方法。
1、森林生态学知识
在森林类型的划分、森林经营措施制定的时候,需要用到个体生态学、群落生态、 生态系统生态学知识。
2、测树学知识
在森林资源调查一章,尤其在样地调查、小班调查时,需要用到测树学单木测定、林分调查基本知识。
3、森林培育学知识
在制定抚育措施、退化林修复措施时,特别是设计单株木择伐、带式渐伐等森林作业法时,需要用到森林培育学知识。
4、测量学、地图学知识
在小班区划、林分面积测定、样地导航定位时,需要用到测量学、地图学知识。
Q : 森林经营规划的任务是什么?
A : 森林经营规划的任务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森林区划、调查、监测;森林评价、认证;森林规划设计;森林资源管理。
Q : 3S技术与森林经营规划的关系是什么?
A : 3S技术指的是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GPS。3S作为一种工具,主要用于辅助森林资源外业调查、提高内业统计与专题制图效率、森林经营决策支持等方面。
Q : 森林资源调查、森林经营、森林质量提升、森林规划的关系如何理解?
A : 森林资源调查为森林经营规划提供数据基础,因此,森林资源调查称为预业,而森林经营规划称为主业。森林经营是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的唯一途径,森林经营需要在森林规划的指导下进行。森林规划的中心内容是森林经营,如森林经营的优势与劣势分析、森林类型划分、森林经营措施制定、森林作业法设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