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成为人们解决问题重要手段,应用信息技术是当今社会人们必须具备的技能,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成为当今大学生的必须选择。《大学计算机》是面向大学生开设的公共基础课,是专业人才培养知识体系的必要组成部分。课程教学目标是培养应用信息技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计算思维能力,在专业学习、应用和未来工作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课程教学内容包括:计算机与信息社会、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基础、多媒体基础、文档处理、数据处理、PPT制作、计算机新技术等九个模块。课程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计算机系统与计算环境的基本原理,理解信息获取、数据管理与处理分析、信息表达与发布等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信息处理技术与方法,具备应用工具软件获取信息、处理数据、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计算思维与素养。
本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兼顾计算机应用领域的前沿知识,采用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方式。理论教学通过在线视频方式实施,实验教学采用实验案例结合实验指导、操作视频等方式实施,通过在线答疑解决实验中存在问题。
1.知识层面
帮助学生认识信息技术及信息处理过程,理解计算机组成及工作原理、计算机平台以及计算机网络构成、计算机网络基本理论,数据管理与处理的基本理论、多媒体信息处理理论,认识计算机新技术。达到对计算机及相关信息技术基本理论和原理理解,为应用信息技术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2.能力层面
采用实验项目驱动方式,以应用案例和素材为基础,通过实验内容与目标、实验思路和方法、实验操作步骤为依托,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计算机应用以及信息处理技术,通过拓展案例及应用,培养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为未来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奠定能力基础。
3.素养层面
培养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维和方法,对计算机问题求解做出明确判断,形成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维意识,提高计算思维意识和素养。
本课程是计算机应用的基础课,不需要其他课程作为基础,但对于开设其他计算机课程(如程序设计语言)的专业,该课程是一门必修的基础课。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7版)》
龚沛曾 杨志强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7.7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指导》
孙健敏 陈勇 主编
杨沛 张晶 副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4.8
Q : 1. 我们不是计算机专业,学习这门课有什么用?
A : “大学计算机”是面向非信息类专业开设的公共基础课,通过课程学习使同学们理解计算机应用的相关理论和基本原理,培养计算机应用的能力,形成基于计算机处理问题的思维。无论你学习任何专业,这些理论基础和应用能力都将会被用到,并为你的学习、研究和生活提供必不可少支撑。
Q : 2. 我以前接触计算机很少,学这门课会有困难吗?
A : 作为大学第一门计算机课程,我们没有具体的先修课程。
如果之前熟悉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也只是在这部分学习中会比较得心应手。但是对于没有基础的同学来说,只要你努力、多上机练习也可以在结课时学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