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微观经济学》这门课程是以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微观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为基础,以经济中的个体单位如厂商、家庭和个人为研究对象,以资源的优化配置为核心问题,通过生活中的日常现象,把经济学原理融入生活实例,深入浅出的讲解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构架和分析逻辑,以培养在校学生、社会公众、经济学爱好者对现实世界经济行为与经济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训练经济学直觉,教授经济学思维方式,使其能够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去观察、分析和解释现实生活中典型的经济现象和问题,并指导其在工作、学习、生活和商业活动中做出最优决策。
1.通过对生活中的事例的介绍,让学生了解经济学看问题的视角,包括基本方法和思维方式 ;
2.了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学会在生活中用经济学去解决和理解问题;
3.学会分析一些常见的社会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
1.西方经济学编写组,西方经济学(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第二版;
2.杨玉敬等 ,生活中的微观经济学案例教程 ,机械工业出版社,2022年版 ;
3.(美)曼昆,经济学原理(第8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
4.(美)史蒂芬·列维特,史蒂芬·都伯纳,魔鬼经济学,广东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5.陈泰先,生活中的经济学,中国纺织出版社,2010年版。
1、各学习板块的功能分别是什么?
(1)公告:该板块将会发布本课程相关的通知,方便同学们及时了解与本课程相关的动态。
(2)评分标准:该板块介绍了期末最终成绩的分数构成情况,以及各个内容的分数占比详细介绍。
(3)课件:该板块会发布教学视频、课件、测试、作业以及相关阅读资料用于大家学习。
(4)测验与作业:通过该板块可以直接进行测验与作业,同时还可以知道测验、作业、互评以及成绩公布的时间设置。
(5)考试:该板块用于发布期中、期末考试内容。
(6)讨论区:该板块供同学们就课程问题进行交流学习。
2、可以使用手机学习吗?
目前可以通过手机App观看课程视频、阅读文档、参与测验、作业、讨论、随堂测验等,但视频中的驻点提问、视频外加字幕等,在手机端无法正常显示。由于作业需要手动填写内容,且手机端无法暂存,为保证作业能够顺利提交,建议作业的相关操作在网页端通过电脑进行参与。
3、什么是作业互评?
与测验不同,全部或部分课程作业将通过同伴互评产生成绩。同伴互评需要你去评价同课程同学的作业(你的作业也会被他人评价)。这一过程能保证你在课程人数较多的情况下仍能得到及时的个人化的评价反馈,同时你也有机会观摩其它学员的作业,取长补短。互评只有在提交截止时间过后才可以开始。因此,即使你提前上交了作业,也必须等待提交截止才能进行同伴互评。在这一阶段,你需要评价一定数量来自同伴的作业,未参与或为完成互评都会扣除相应的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