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南线民间文学
分享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
spContent=本课程为人文素质选修课,共有丝路与丝路南线、丝路南线民间文学的基本知识、丝路南线上的多民族神话、神话符号在丝路南线上的衍化、丝路南线上的民间传说、丝路南线上的民间故事、丝路南线上的民歌“花儿”、丝路南线上的民间谚语八章内容。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课程为不同层面的学习者展现了整体丝路的文化内涵、民族感情,展现了从历史时期的纷争、抗拒到融合与友谊,通过代表性的文化符号解读“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丝路精神。课程把数代对该地段潜心研究的学者们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从多角度为学习者提供了因丝路从东西两方而来的多民族,在这段路线上历时与共时中穿透力的民间文学资源。丝路南线各民族口传文学与民俗中保留了旧大陆四大文明中心的很多文化。中国远古时期的神话符号在丝路南线多元的地理环境中的产生、传播与传承,课程始终贯穿着这一大传统与小传统文化互生的主线。课程不仅是地域与文化关系的研究,也是多民族之间情感关系的研究。课程不仅能使人们对丝路南线传统文化形成有系统性的认识,课程的文学、民俗研究还为多民族文化工作者提供一定的探索空间、思路与方法。


授课目标

掌握民间文学的各种典型文体;掌握民间文学学习、研究的方法;掌握丝绸之路上大传统与小传统文化之间的互生关联;掌握传统文化保护的方法;掌握民间采风的方法。

课程大纲
预备知识

了解丝绸之路的相关知识和青海、甘肃、新疆、四川、西藏等地的民间文学类型与内容。

证书要求

考试成绩达到85分以上为优秀,可申请证书。

参考资料
  1. 万建中,《民间文学引论》;

  2. 刘迎胜,《丝绸之路》;

  3. 叶舒宪,《河西走廊:西部神话与华夏源流》、《中国神话哲学》;

  4. 崔永红等,《青海通史》;

  5.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6. 张明川,《中国彩陶图谱》;

  7. (美)维尔•杜兰特(《世界文明史:东方的遗产》;

  8. (法)布尔努瓦,《丝绸之路》;

  9. 林梅村,《丝绸之路考古十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