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由青岛科技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化学与健康》课程团队精心制作,是面向理、工、文、管、医、艺术等专业本、专科生开设的通识课,也面向公众开放。由解从霞、于跃芹和李明三位教授主讲,参与课程制作的还有唐玉宝、王小燕、郭维斯、武杰、李风起、刘香兰、李淑梅、宋修艳等教师。
化学是一门古老而年轻的科学,其知识已应用于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成为改造自然强大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家们用化学观点来观察、思考社会现象,用化学知识来分析、解决社会问题,例如能源、粮食、环境、健康、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本课程通过探究生命之源和生命现象,阐明生命是化学反应的产物;通过回顾化学发展的历史,展现化学的巨大成就;通过探究衣、食、住、行、用等生活不可或缺的化学制品之源,展示是化学让人类生活变得丰富多彩;通过思索现在、探究未来,展望化学将使我们的明天更精彩!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使学生感受到 “化学的世界,宽广深邃、瑰丽神奇”。
本课程以化学是一门实用科学为导语,介绍化学在人类发展和科技进步特别是在确保人类的身体健康中,已经发挥并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以人体生命为本,以化学与人类健康的关系为中心,以与人类健康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化学因素为主线,揭秘生命的化学本质、人体中的化学反应以及化学平衡;探讨饮食化学与健康的关系;介绍与人类健康和生活密切相关的衣、食、住、行、用的材料和生物医用材料以及精神情绪中的化学因素;学习环境化学与健康、药物化学与健康的相关内容。该课程的开设旨在为学生提供化学在现代生活中应用的信息,使学生了解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学会用化学的观点分析和解决日常生活问题,在潜移默化中了解化学的重要性和普遍性,做到科学、健康地生活,使学生客观地认知化学,扭转部分学生对化学的误解与偏见。
本课程在内容和授课安排上,努力做到五个结合,即“历史性与前沿性相结合、科学性与科普性相结合、知识性与应用性相结合、趣味性与艺术性相结合,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通过鲜活的实例、详实的数据及最新的研究成果丰富课程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到课程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对生活指导的重要意义。
本课程围绕化学与健康相关内容进行讲述,旨在使学生在学习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健康意识,崇尚健康、珍爱生命;了解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学会用化学的观点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科学、健康地生活;认知并认同化学在人类发展,特别是在确保人类身体健康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使学习者倍受科学家的科学精神和爱国情怀所鼓舞,进而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之中。
高中知识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1. 江元汝. 化学与健康[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2
2. 赵英立. 喝茶的智慧[M]. 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0.8
3. 中国营养学会编著.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科普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4. 饮食决定健康:20-40岁健康饮食新方案[M]. 健康生活研究组主编. 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2009.3
5. 范志红. 健康快到碗里来[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9
6. 范文来. 徐岩. 酒类风味化学[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1
7. 姜淑惠. 这样吃最健康[M]. 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09.3
8. 柳一鸣. 化学与人类生活[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7
9. 魏荣宝. 化学与生活[M].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1.8
10. 钟平. 余小春. 化学与人类[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9
Q : 必须进行作业互评吗?
A : 完成单元作业后,应参加对他人作业的互评,至少5份;未参加互评的学生,将给与所得作业分数的50%;参加互评,但未完成5份的,将给与所得分数的80%。
Q : 在哪里进行讨论系统才能计分?
A : 系统只统计课堂交流区发帖数据,针对老师发起的主题发回复帖满3次的,计满分。
Q : 单元测验分数不好,可以重做吗?
A : 答:每章的单元测验都有3次答题机会,系统取最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