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与人生
分享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
spContent=个性使人成为主体而区别于动物,因为个性,才使人产生对自然、社会和人际交往的需要,有目的地、有选择地去认识客观世界,并对自己的愿望、动机、行为和个人品质做出评价;因为个性,才使人积极地去组织自己的行动,调节和控制个体行为,能卓有成效地改造客观现实和个人的主观世界。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法国作家雨果说过,世界上最浩瀚的是海洋,比海洋更浩瀚的是天空,比天空还要浩瀚的是人的心灵。 人的心理活动丰富多彩,极其复杂。

本课程就是以现实生活中的人为研究对象,以个性的结构、动力、发展和测量等为主要研究内容,分析和探讨个性心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发展和形成的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个体主观作用的影响,从而帮助我们塑造健全的人格,正确认识人格障碍。本课程深入地介绍了特质学派、精神分析、人本主义、行为主义和社会认知学派对人格的不同理解,帮助同学们深入浅出,系统地掌握人格理论,同时在学习本课程后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有效提高生活质量、学习和工作效率。

总之, 人格与人生从人的整体上探讨其心理活动,能够系统并深入地揭示人类心理活动的丰富内涵,从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人格与人生》课程为江苏省在线开放课程2018-2019年度立项建设课程,2021年认定为江苏省首批一流本科课程。

授课目标

本课程目的在于通过对人格与人生的学习,和大家一起探索人格的特点,结构和发展,学习相关理论,了解心理学的三大力量:精神分析、行为主义和人本主义;认识各个学派的创始人和代表人物,使同学们充分了解人格心理学学科发展的新动向和研究的新成果,丰富大家的心理学知识;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通过对人格内涵的了解,进一步认识到人格在各个领域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比如教育中的因材施教,管理中的知人善任,职业选择的因人而异等等。

课程大纲
预备知识

需掌握《普通心理学》、《心理学史》的基础知识,有对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的基本认识、以及心理测量学的知识。这样有利于理解人格心理学的相关实验及相关理论的由来。


参考资料

[1] 彭聃龄著,《普通心理学》(第4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2] 高玉祥著,《健全人格及其塑造》,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 叶奕乾等著,《普通心理学》(第4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 叶奕乾,孔克勤著,《个性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5] 陈仲庚,张雨新编著,《人格心理学》,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常见问题

Q : ‍本课程中师生如何交流?是否有课程QQ群?

A : 欢迎大家在答疑区中提出疑问,课程团队的老师会认真对待每一位同学提出的问题,并给出回复。讨论区中的问题,老师也会给出自己的观点供大家参考。课程不另外建立QQ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