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植物保护
分享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
spContent=园艺植物保护是高职院校园艺技术、休闲农业等专业的必修课,是为园艺植物生产服务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较扎实的园艺植物保护知识,具备常见植物病虫的识别、诊断与防治能力,养成吃苦耐劳、敬业创新等职业素质,为今后从事植物健康、生态、有机等生产奠定扎实的基础。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1、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园艺植物保护即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是一门专业课程。主要研究园艺植物生态系中,园艺植物病虫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发生、发展规律和综合治理措施,从而保护园艺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直接服务于农业生产的应用性科学。本课程立足于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以工作过程为参照系,以工作任务引领专业知识,简明、扼要、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园艺植物病虫害识别与诊断,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预测预报,病虫害的综合治理,农药的安全科学使用,常见园艺植物(蔬菜、果树、花卉、草坪等)病虫害的识别诊断及防治措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园艺植物病虫害的生物学特性、综合治理策略,能够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因地制宜地制定综合治理措施,将园艺植物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之下,为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2、课程的主要任务

  使学生通过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理论的学习和实践,掌握从事园艺植物病虫及其他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科学地开展综合防治,有效防治园艺植物病虫及其他生物的为害,做到"四个学会",即学会识别、学会诊断、学会制定防治方案、学会实施方案。

3、课程的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病虫害防治的实践中能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和课程实践能力,并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发展生态农业的思想意识,为职业能力的拓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掌握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基本原理,理解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含义、必要性,掌握综合治理的基本原则;

 (2)掌握植物病虫害防治的五大基本方法及其应用;

 (3)了解农药的分类及常用农药品种的性能,掌握农药合理安全使用的原则;

 (4)掌握常见植物病害的症状特征及主要病害的病原形态、常见害虫的识别特征;

 (5)熟悉主要植物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规律;

 (6)掌握主要植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方法。

授课目标

1、专业学生学习之后掌握生产上常见病虫的种类,根据病虫的特性、发生规律制定合理的综合治理方案并能够开展相关的防治措施。

2、非专业的学生学习之后能够较深入地了解身边病虫的种类,病虫发生的原理,农药品种的更替,以及病虫防治的新理念、新技术。

课程大纲
预备知识

生物知识(昆虫、微生物),日常生活体验

参考资料

1、《园艺植物保护》云教材,钱兰华主编,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园艺植物病虫害防治(第二版),费显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http://www.chinapesticide.org.cn/,中国农药信息网

4、http://www.agri.cn/中国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