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授内容:
从食品科学与工程的专业视角,以面食、乳品、咖啡、茶、肉制品、酒及分子美食等十六个主题,描述主题食品主要技术、发展历史和文化特点,带领学习者走进食品领域的前沿文化。
阐述食品科技发展背景下的文化变迁及食品科技发展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展现主要食品的历史渊源、文化背景、民间风俗,引导初学者对食品产业及行业的创新与发展提出新观点和新思路。
与国内外同类课程的比较:
国内大学已开设《食品文化概论》或《饮食文化概论》等课程,这些课程主要还是从饮食文化的角度出发分析探究食品对人们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影响。较少涉及食品科技发展背景下的文化变迁。对食品科技发展影响文化发展阐述不足。
国外大学的经济、社会学系以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和政治学为基础,讨论食品文化问题,探讨食品生产、分配和使用对于经济、政治和人的行为的影响。食品餐饮、旅游、家政专业开设该课程,也是以饮食文化为主。
课程收获:
你可以看到中外食品科技和食品文化发展的历史。
你可以了解食品加工,并认识了其中的文化现象与文化内涵。
你可以认识和思考食品文化和食品技术相互关系。
你可以提高文化素养与专业素质,增强对于中华食品文化的自豪感。
学习人群: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学生;
对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感兴趣的学生;
对食品领域及其技术发展文化感兴趣的其他社会学习者。
本课程的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面食、乳品、咖啡、茶、肉制品、大豆、稻米、酒、分子美食及快餐等食品的发展史、文化特点和主要技术的讲授中,融入案例分析,简化叙述性内容,提供多种介质的参考文献,结合古今中外食品文化内容,探讨食品技术与食品文化的相互关系和作用,培养学生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无
课程教材:
李文钊. 食品文化概论,中国轻工业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十三五”规划教材,2020
课程主要参考书:
1. 徐兴海, 食品文化概论.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8
2. 董暮萤, 任发政. 世界干酪文化鉴赏.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3. Judy Ridgway. 茶鉴赏手册.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4. 柄沢和雄著. 王永泽译. 世界咖啡饮料大全. 上海: 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4
5. 郭锡铎. 肉类产品概念设计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6. 孟菲等. 食品市场分析,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问题1:老师提供了很多学习资料,该如何学习呢?
本课程提供的内容包括视频、文档、单元测验以及讨论。其中【视频】【单元测验】【讨论】(这三方面是平时成绩的来源)以及【期末考试】是必须完成的。【文档】是知识补充内容。
问题2:讨论区怎么用呢?如何才能得到平时成绩讨论部分的分数呢?
讨论区,设有老师答疑区,课堂交流区和综合讨论区。只有参与课堂交流区(也就是课程团队在课件中发出的讨论帖)才会列入最终成绩。一般情况下,不能匿名发帖,且需要参与老师发起的10个讨论以上才能拿到满分。
请注意你所发表的言论要与课堂内容有关,不发表暴力、违法、违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