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
分享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
spContent=《会计学》课程作为面向国内经济管理类非会计学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学生学习《会计学》课程的目的是如何有效了解会计的职能与作用,能充分应用会计知识与信息、有效服务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通过“懂会计”、“用会计”提升经营管理决策的正确性,为日后从事经济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会计学》课程作为面向国内经济管理类非会计学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重要必修课程,是国内经济管理类非会计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这些学生学习《会计学》课程的目的是如何有效了解会计的职能与作用,能充分应用会计知识与信息、有效服务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通过“懂会计”、“用会计”提升经营管理决策的正确性,为日后从事经济管理工作奠定基础,并非像会计学专业的学生那样精通“做会计”从而成为会计数据与信息的提供者。

众所周知,数字经济时代已经到来,以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移动互联、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颠覆性改变会计学科的发展。而我们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囿于业财相对分离的经济管理实践,会计与业务相对割裂,非会计专业学生理解上也存在一定偏差,导致一段时间以来针对非会计专业学生的《会计学》课程教学效果不甚理想。有鉴于企业经营者必须正确把握自己企业实际的经营状况,在此基础上做出正确的经营判断。而要做到这一点,前提就是要掌握会计原则以及会计处理的方法。因此,本课程组基于“会计应该为业务创造价值”的理念,提出“业财合一、流程管控”的会计教学改革方法,该教学方法的特点在于:通过这种新的教学方法,以业务的视角来剖析财务,不仅让学生会了会计,而且还让学生更好了解业务及流程,进而深入理解业务所引发的资金运动。由此,我们在《会计学》教学实践中,则更偏重以业务为章节,更多专注于从业务起点讲授会计,引导非会计专业学生从会计角度审视业务,并进行以下创新尝试:首先,以业务为起点设置相关会计章节。更多专注于从业务起点讲授会计,并引导从会计角度审视业务;其次,配置业务与会计的结合分析环节。不仅仅讲授会计处理,更强调从业务角度讲授业务与会计的结合,以及业务会计处理所带来的的经济后果;再次,嵌入业务的国际会计比较。我们关注到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大背景下,会计的国际化应更多支持企业国际化,简要讲授相关业务在国际上的主要差异,提高国际化经营决策的准确性;最后,国际化与本土化的有效结合,并最终为中国情境下的教学实践服务。以培养学生利用会计认识与提升业务的能力、创新意识和策划思维,提升他们依法纳税和廉洁自律意识,提高其就业、创业和进一步深造的能力,并探索性提升他们的国际视野、进而达到适应经济活动全球化的要求。

学生学习《会计学》课程后能够达到的知识、能力水平包括:

      首先,结合专业特性、加强学生对会计基本原理的认识。通过《会计学》课程学习,学生能够通晓会计基础知识(涵盖会计学基本原理和谋略思想;经济活动的基本来源;资源筹措的途径和方法;掌握会计活动核算的基本程序和技术方法等)和基本财务报表。重点是深化培养学生站在管理和经济的角度利用会计成果的素养,强调会计与相关学科的交叉互融,使学生初步形成一个“既见树木、又见森林”、完整的“会计观”,让学生掌握与其与其专业特性和以后职业生涯比较有关联的部分,即更多帮助学生“懂会计”、“用会计”而不是“做会计”。

      其次,基于会计与业务相融合视角来提升学生的业务分析能力。以会计处理来认识业务。以业务为起点来设计授课内容,引导学生从会计角度来审视业务。配置业务与会计的结合环节,侧重引导学生从业务角度来研究业务会计处理的经济后果,并进而审视与规范业务,提升学生对会计信息的有效利用能力及业务分析能力。

再次,基于会计与业务相融合视角来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鉴于当前经济社会中业财相对分离的经济管理实践,会计与业务相对割裂,非会计专业学生理解上也存在一定偏差,运用案例、角色扮演、启发式、思维导图等教学方式及手段,结合学生自身的专业,使学生能够找到自身专业与会计学专业的契合点,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的自主性,开拓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会计和财务思维的培养,提高其就业和自主创业的能力,教导学生独立学习的素质,使他们在毕业后亦能够以独立自我的精神持续地学习新的知识。

《会计学》课程的主要特色和亮点在于:

1. 坚持课堂教学的个性化和特色化。江苏大学是一所走过百年办学历程、综合实力位居国内高校百强之列的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齐全,工科特色显著,具备良好的学科交融基础,拥有广泛的校企合作安排以及作为“江苏省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先进学校”的良好平台,学校事业发展的中长期目标是全面建成高水平、有特色、国际化研究型大学,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本课程实施坚持以实现课程的教育目的为前提,坚持依托校情和学生发展的个性要求,以学科平台发展为依托,着眼本校教师及课程团队对课程的修正与整合,实现本课程的特色化。吴梦云、杨顺华、李靠队、姚晶晶、吴宁等课程主讲教师均为从事会计学专业课教学的一线教师,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教学效果获得中外学生的一致好评,曾荣获国家来华留学英文授课品牌课程1项,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江苏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三等奖1项。主讲教师均能够承担会计学教学和专业实习的指导。《会计学》这门课程的教学我们目前使用的主要教材包括北京大学陆正飞教授编著的《会计学》最新版、东北财经大学陈国辉编著的《基础会计》最新版,以及常年在欧美高校销量居首的《会计学原理》经典译著最新版,这三本参考教材各有所长,结合使用,可以兼具理论性、实践性、国际化使用要求;与此同时,在教授过程中,我们发现,我们可以在课程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教材建设,编写适合我们学生学习需求的教材。

2. 坚持实践教学的多样化和立体化。首先,课程对具体商业案例进行分析和讲解,用商业实例来演示会计概念与实务的联系;并将学员置于决策者的位置,使学员将教学中的概念运用于投资者、债权人和经理人的决策环境中,让学习不再是单纯的学习,而更多地是探索和实践。而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全民教育水平的快速发展与提升,以及国际经济贸易往来的日趋频繁、国际商务交流合作方式的进一步多元化,在课程教学之外,积极推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国际接轨,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大背景下,增加案例教学和专题研讨提高学生感性认识,开拓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会计和财务思维的培养,提高其就业、相互合作和自主创业的能力;通过各种小组讨论、分角色情节模拟、共同参与课外实习项目,充分发挥不同类型学生的专长,进行团队协作式个性化学习,增强“学”、“用”互动。

3. 考核方式的改革与创新。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课程试设置激励了加分栏目,鼓励学生自主创新,开发一些新项目,根据活动实施效果进行奖励加分。考核方式的改革与创新不仅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率,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还促进了学生自主创新,自主创业,有效增强了学生的组织策划能力和实践能力,更好地实现课程考核的最终目的。



授课目标

本课程的定位与目标为:系统掌握会计学基本原理和谋略思想,了解经济活动的来源,熟悉资源筹措的途径和方法;掌握会计活动核算的基本程序和技术方法,了解会计知识产生的基本流程,掌握在经济管理活动中所涉及的会计信息类型,以开拓学生的财经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策划思维,使其能够通晓会计基础知识和财务分析技能,熟练应用会计信息为经济管理实践服务。


课程大纲
参考资料

教材。《会计学》这门课程的教学我们目前使用的主要教材包括北京大学陆正飞教授编著的《会计学》最新版、东北财经大学陈国辉编著的《基础会计》最新版,以及常年在欧美高校销量居首的《会计学原理》经典译著最新版,这三本参考教材各有所长,结合使用,可以兼具理论性、实践性、国际化使用要求;与此同时,我们拟在课程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教材建设,编写适合我们学生学习需求的教材。

网络教学环境。江苏大学拥有先进的校园网络,为进行网络教学提供了充分保障。本课程网络资源教学初具规模,已经建立了会计学在线模拟实验平台,基本满足《会计学》课程教学的需要,有效地帮助学生熟悉会计学的基本流程、核算方法和财务报表及其分析。财经学院拥有近200台计算机机房,三台服务器,构成高速局域网与校园网联接,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进行网络实验的基本资源,并通过网络进行实验、结果的验证,实验报告的撰写和提交。

网络教辅资源。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官网、IFRS – Home http://www.ifrs.org/Pages/default.aspx、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http://www.casc.gov.cn/、中国会计学会http://www.asc.net.cn/、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官网FASB Home http://www.fasb.org/home、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http://www.mofcom.gov.cn/、美国商务部 http://www.commerce.gov/、阿里巴巴全球电子商务网http://www.alibaba.com/、在线国际商报 http://ibdaily.mofcom.gov.cn/、江苏大学公开课:梅强-创业人生、http://www.icourses.cn/viewVCourse.action?courseCode=10299V001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