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文化特色的思想道德教育
分享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
spContent=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陶文化特色的思想道德教育》(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以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思想道德与法治》为总纲和蓝本,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核心课程课。本课程围绕“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变”这一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的主线和“文化育人”的理念,以优秀传统文化陶文化育人为特色,引导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与定位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古至今从未断流,陶瓷是中华瑰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名片。《陶文化特色的思想道德教育》课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思想道德与法治》(2023年版)为总纲和蓝本,依据“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变”这一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的主线和“文化育人”的理念,将“陶文化”“陶故事”“陶精神”融入思政课程,围绕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治教育设计的一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公共基础课程,也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德树人的思政特色课程。

(二)课程基本理念

1.文化育人。秉承“立德树人,文化育人”的理念,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将党的创新理论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把地方优秀传统文化“陶文化”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把“陶案例”“陶故事”“陶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创新精神、工匠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2.有趣有料。依据艺术类学生的学习特点,在学情调研的基础上,创新思政课改革,积极探索“思政课+艺术案例”的教学方法,编好“陶案例”讲好“陶故事”,寓理于例,巧譬善喻。以有趣有料的故事方式,让学习过程成为引发好奇心、唤醒想象力、激发探究力的过程。

3.知行合一。将“知行合一”的理念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把“陶作品”“陶大师”“陶实践”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将陶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融入育人体系。注重让学生通过身边可感受、可触摸、可体验的大师工作室、非遗作品、古龙窑、陶瓷博物馆、大国工匠馆等,加深对思政理论的理解,体验文化魅力,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发展者。

4.“三堂融陶”。第一课堂突出“陶故事”育人,通过编好“陶案例”,讲好“陶故事”;第二课堂突出“陶大师”育人,通过“思政教师+工艺大师”共建“陶大师育人工作室”,强化“陶大师”的育人责任,达到“育德”与“传艺”相结合;第三课堂突出“陶实践”育人,把思政实践与“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宜兴紫砂陶”相结合,重视“非遗传承”育人。“三堂融陶”,结构更优,线上线下,同频共振,效果更佳。

授课目标

教学总目标:通过开设《陶文化特色的思想道德教育》课,有助于大学生领悟人生真谛,坚定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积极投身道德实践,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有助于大学生全面把握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运行和体系,增进法治意识,养成法治思维,做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有助于大学生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加坚定文化自信,成长为自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1.知识目标

通过《陶文化特色的思想道德教育》课程学习,通过思政理论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讲好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故事,寓理于例,加深大学生对理想信念、中国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匠精神、道德和法律等知识的理解。

2.能力目标

通过故事导入、故事点拨、故事演绎、故事探究、故事升华、翻转课堂等教学组织形式,激发学生对思政理论的强烈兴趣,促进学生对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掌握。引导学生今后能够自觉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创新者。

3.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从而成长为自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课程大纲
参考资料

1.   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与法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

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

3.   《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

4.   《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年版;

5.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

6.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

7.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

8.   《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

9.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

10. 张祖华.隐性德育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8

11. 张祖华.“三堂融陶”育人模式下的思想道德教育探究[J].职业教育,201826

12. 张祖华.现代大学精神的共性解读和构建策略[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12)97-101

13. 张祖华.自组织涌现律视阈的“三堂融陶”德育模式研究[J].系统科学学报,201927(4)41-44

14. 张祖华.陶文化育人系统研究———以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系统科学学报,202028(2)64-67

15. 陶文化课程思政体系系统研究[J].系统科学学报,2022,30(02):9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