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学》是财务管理专业、会计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审计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方法,探索审计发展规律。它是财务管理专业、会计专业主干课程之一。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现代审计理论及规则的发展演变过程,掌握审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审计程序。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能查会审的能力,查账技巧、审计分析能力、审计风险识别能力、审计工作协调和沟通能力以及审计方案的设计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解决审计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并为审计实训打下坚实的基础。
该课程的亮点和特色是上传了与该课程有关的资料,包括审计相关知识、审计相关影视、审计前沿、审计新闻、红色审计和审计实训等,方便学员(包括零基础学员)学习查找审计相关资料,及时了解审计发展动态,提高学员的学习的兴趣,体现了课程思政和劳动教育特色。
授课目标主要从专业知识目标、专业技能目标和专业素质目标三个方面落实。具体如下:
1.专业知识目标
1.1 理解审计学的概念、作用、职能和分类等基础理论,掌握注册会计师审计及其承担的法律责任;
1.2 了解客户的接受与保持所要进行的初步业务活动,掌握总体审计策略及其主要工作,掌握审计计划的具体内容,理解审计重要性的含义,掌握重要性的确定方法,熟悉审计风险模型的构成,理解审计风险的含义,掌握审计风险的应对措施,理解审计风险、重要性和审计证据之间的关系;
1.3 掌握审计证据的定义、内容、基本特征和按审计证据外在形式的分类,掌握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方法,掌握内部控制的含义、基本要素和内容,掌握销售与收款循环、购买与付款循环、生产与费用循环和货币资金审计,了解审计报告的种类,掌握审计报告的基本内容,掌握不同意见审计报告的编制。
2.专业技能目标
2.1 运用审计证据和审计工作底稿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搜集整理审计证据、编制审计工作底稿能力;
2.2 运用审计风险和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掌握评估审计分险、评价内部控制能力;
2.3 综合运用所学理论,掌握编制审计报告的能力。
3.专业素质目标
3.1能熟练运用审计学的理论和方法,参与审计工作;
3.2能为被审计单位提出有价值的建议,帮助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3.3能胜任委托人的委托任务,获取相关信息需求者的信任。
本课程需要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和审计相关法律知识,需要对企业会计、政府会计等相关会计知识熟练掌握。对相关会计规章制度、会计准则、审计相关制度、审计相关准则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关于印发《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 ——注册会计师的总体目标和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 等18项审计准则的通知
财政部会计司有关负责人就印发行政事业单位执行 《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的 系列补充规定和衔接规定答记者问
1.《审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辅导教材》编写组.审计理论与实务,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9年5月第1版
2.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9年3月第1版
3. 秦荣生.审计学(第八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4. 宋常.审计学(第8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18年3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