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专题选讲
分享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
spContent=本课程主要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仪礼、饮食、服饰、民居、交通等文化,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特征和魅力,从而培养学生分辨传统文化中精华与糟粕的能力,学会唯物主义辩证法分析问题的方法,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继承传统文化的热情,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1.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从理论的角度解读传统文化的概念、特征等,讲解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内容及发展演变,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及现状;
2. 解读传统文化内容,从礼仪、宗族、饮食及服饰等方面解读传统文化,学会不同的方法分析和解读传统文化,了解传统文化中精华与糟粕;
3. 掌握传统文化的本质、特性及其与现代化关系,从而更深刻的了解民族文化的历史与现状,认识我国的国情,帮助学生提高自身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能够自觉树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标。

授课目标

1.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仪礼、饮食、服饰、民居、交通等文化,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特征和魅力,树立正确看待传统文化价值、发挥传统文化积极作用的态度;
2.通过对传统文化内容和精神的分析,培养学生分辨传统文化中精华与糟粕的能力,学会唯物主义辩证法分析问题的方法;
3.通过赏析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分析当代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发展的积极作用,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继承传统文化的热情,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课程大纲
预备知识

1.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大学通识课中的热点课程之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熠熠生辉的坚实根基;
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有关崇尚道德、重视礼仪修养、强调人文素质的培育等思想,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审美和道德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3. 本课程内容上强调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统一,强调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认识和掌握日常行为礼仪文化和民俗文化,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民族文化自信,而且有助于学生践行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证书要求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参考资料

《中国传统文化》朱筱新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

《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龚鹏程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中国传统文化》潘莉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

《中国传统文化概观》邓红学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19年。

《中国文化泛言》南怀瑾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