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加工生产技术”是石油化工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在课程的设计上:我们坚持以“工作任务为驱动”的理念,以“校企合作开发”为手段,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与行业企业合作基于工作过程开发设计,通过岗位调研,与企业管理、技术、生产人员座谈,重构课程内容,以油品为载体,基于炼油生产过程,将炼油过程中核心岗位的操作过程转换为教学模块,将岗位工作任务转换为学习任务,课程内容对接石化企业行业标准、燃料油生产工职业资格证书要求、石油加工大赛要求和企业操作规程,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从而形成工学结合岗课赛证融通的课程体系。系统构建了知识图谱,使知识序列化、覆盖全面化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掌握炼油岗位知识和工艺操作,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节能意识、标准意识和工匠精神,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字素养和创新精神。重点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职业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专业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为将来从事石油炼制岗位工作及转岗奠定坚实的基础。
1.知识目标
(1)了解炼厂原油的性能指标;
(2)能够绘制常减压蒸馏装置工艺PID流程图,描述炼厂直馏汽、柴油的生产加工过程及影响因素,掌握工艺控制措施;
(3)能够绘制延迟焦化装置工艺PID流程图,描述炼厂延迟焦化汽、柴油的生产加工过程及影响因素,掌握工艺控制措施;
(4)能绘制催化裂化装置工艺PID流程图,描述炼厂催化裂化汽、柴油的生产加工过程及影响因素,掌握工艺控制措施;
(5)能绘制催化重整装置工艺PID流程图,描述炼厂催化重整汽油的生产加工过程及影响因素,掌握工艺控制的措施;
(6)掌握炼厂汽油调合过程。
2.能力目标
(1)能运用仿真软件,熟练调节常减压蒸馏装置的初顶、常顶压力和温度,常一线馏出温度;
(2)能运用仿真软件,熟练调节延迟焦化装置反应器的反应压力、温度,分馏塔顶压力和温度,柴油馏分馏出温度;
(3)能运用仿真软件,熟练调节催化裂化装置及催化加氢装置反应器的压力、温度,柴油馏分馏出温度;能熟练调节吸收稳定系统的操作;
(4)能够对各装置进行正常运行、开停工操作;
(5)能够对装置进行紧急停工处理;
(6)能够进行事故判断及处理。
3.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沟通能力和团队配合意识;(学生分组,分工合作)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工艺原理和工艺流程,由学生自学完成)
(3)培养学生生产安全意识、节能意识、质量意识、数字素养;(在每个装置学习的最后总结中,由老师引导讲解)
(4)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在教师的点评和总结中渗透)
(5)培养学生逻辑分析事物的能力;(课前、课中、课后分阶段完成不同任务)
(6)培养学生的企业素养和数字意识及创新精神。(结合企业导师连线及企业导师进课堂和企业岗位实习实现)
4.德育目标
对接炼油企业生产岗位实际、结合专业特点和用人单位对学生的素质要求,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数字素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劳动精神,牢固树立学生的规范操作意识、工艺精准控制能力、安全意识、团队合作意识和职业道德。进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质量意识、工匠精神、创新思维和爱岗敬业精神。达到化工企业对新进员工的素质要求。
(1)能够把握原油及石油产品的基本性能,并能参照国标做相应的检测;
(2)能够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各类设备的操作;
(3)熟练掌握各单元的DCS操作与控制,会正确判断并调节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
(4)能够叙述各个加工过程的工艺流程;
(5)能够对各个设备和仪表进行安检及简单的维护;
(6)了解石油气体加工的目的和油品精制的方法。
(7)能够对各装置进行正常运行、开停工操作;
(8)能够独立分析参数对生产的影响,对装置进行紧急停工处理;
(9)能够进行常见事故的判断及处理。
(1)基础化学相关知识(有机化学反应原理、催化剂相关知识、反应平衡及动力学相关知识,化工制图相关识图绘图知识);
(2)化工单元操作中的精馏、吸收、萃取、流体输送等知识;
(3)化工安全、环保、清洁生产相关知识;
(4)设备及仪表相关知识;
(5)仿真操作的相关知识;
常减压蒸馏装置操作指南,催化重整装置安全运行与管理,催化裂化装置技术问答,加氢精制装置技术问答,油品调合技术,石油炼制常用设计标准与规范,石油炼制词典,石油炼制工程与技术,炼油技术常用数据手册,企业生产操作规程,视频及现场图片。
Q : 学习者缺乏课程学习的预备知识。
A : 需要奠定一定的专业基础,或者有问题可在讨论区或者答疑区提出,及时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