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程描述:本课程介绍管理学的基本知识、管理基本思维方式、管理思想演变以及有效管理的方法(包括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与创新等职能)。
(2)课程主题:围绕着“有效管理”主题展开教与学。
(3)课程学习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对管理与管理者、管理过程、管理思维方式、管理职能等内容的介绍,让学习者了解组织和管理者,掌握管理的实质和有效管理的基本要领,从而提高学习者的管理素养、管理能力、多元思维,为其将来做好本职工作和自我管理,以及创立组织和成为管理者打下基础。在职人员通过本课程学习,可增强其组织的适应能力,并更好地在组织中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具体要求:
1)通过本课程系统知识的学习,增强学习者的管理思维,培养学习者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视角理解管理原理与实际应用,提升学习者的家国情怀和管理素养,提高学生的民族责任感与使命感,使学习者能够自觉地在传承与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情境下学习管理、运用管理并提升管理能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贡献;
2)掌握管理的内涵,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等基本常识;
3)掌握中西方管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与发展的过程;
4)掌握管理决策的基本概念与理论体系,并熟练运用决策理论解决实际的决策问题;
5)掌握计划的基本概念与战略计划制定的过程,推进计划的流程与方法,明白目标管理、PDCA循环与预算管理的基本内涵与思想及其应用;
6)掌握管理学中组织职能的基础理论,组织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组织结构的类型及其应用;组织变革的基本原理,变革的现实意义;组织文化的基础知识及其影响力在组织中的作用;
7)掌握领导的内涵与基础理论及其技巧与应用;明确激励理论体系及学者群体的观点;理解沟通的基本技巧;
8)掌握控制的概念与控制的基本原理,把握控制的类型,控制方法以及组织控制的实际应用。
9)了解创新的内涵与创新的过程;明确创新的分类,创新方法及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方式,重点在于运用创新意识在组织管理中的应用;
10)了解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对管理的新要求、新应用以及对管理的变革。
(4)课程特色与亮点:一是为管理学零基础的学习者提供管理基础知识入手的循序渐进的学习渠道;二是为讲解过程浅显易懂;三是每个章节内都配备相应练习与测验可以学习者即时检测学习效果。
1.通过本课程的学,系统地了解和掌握管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
2.训练科学的管理思维,如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
本课程无特殊要求的先修课程。
配套教材:
在职人员:
管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管理学》编写组编写,写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7月
管理学(第五版),周三多主编,陈传明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年8月
学校学生:
管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管理学》编写组编写,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