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学,是犯罪学与心理学的融合。
犯罪学追问的是,人为什么会犯罪?人走上犯罪道路的“内因”与“外因”是什么?
而心理学所关注的是人类“思维、情绪与行为的未知根源”。当我们用心理学的知识之光,照向犯罪学的研究领域时,在我们眼前呈现的,就是人类内心世界难以捉摸,也令人震撼的那个阴暗角落的真实图景。
本课程讲授犯罪心理学的学术史与发展脉络,同时能够回应犯罪学与心理学的现实需要,着力深度理论挖掘,因此在介绍的宏观视野与分析的理论深度方面具有鲜明的特点。
本课程同时兼顾法学、公安专业相关学习需要,既可以单独作为网络课程选修,也可以供本科和硕士阶段犯罪心理学作为多媒体辅助教学使用。
让我们一起走进《犯罪心理学》的课堂吧!你会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弗洛伊德:犯罪解释与不能解释的犯罪
龙勃罗梭:成也实证主义,败也实证主义
萨瑟兰:打着社会学旗号的犯罪心理学
斯金纳:人与动物之间没有什么本质区别,班杜拉:是么?不是吧……
赫希:当冲动的魔鬼来敲门时,仅有反抗的勇气是不够的的
与这些犯罪学天空闪耀如星辰的名字,来一场跨越时空的学术对话吧。
通过对本课程内容的学习,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心理学作为实证行为科学的基本特点与研究范式,心理学核心理论框架中与犯罪行为归因密切相关的学说与理论流派,以及主流犯罪学理论中基于心理学视角的学术主张与归因逻辑。通过对本课程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较全面地了解犯罪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深化对犯罪现象的认知,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析和理解犯罪行为之心理基础,进而预防、打击和矫治犯罪的基本技能。
参考教材:
周凌:《理论犯罪学:犯罪归因之心理学视角》,厦门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吴宗宪:《西方犯罪学》,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美)戈特弗里,(美)赫希:《犯罪的一般理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美)萨瑟兰,(美)克雷西,(美)卢肯比尔 :《犯罪学原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