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对于我们整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提出,“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经济兴,金融兴;经济强,金融强。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荣。我们要深化对金融本质和规律的认识,立足中国实际,走出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 有鉴于此,在《投资学原理与中国市场实践》这门课程中,我们通过对于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衍生证券市场等重要金融市场的讲解,为大家阐明了投资学的普遍原理以及其在中国市场中具体实践应用方法。
具体来说,本课程将首先讨论中国股票市场在过去三十年的期间中是如何筚路蓝缕,从无到有,发展成为现在总市值超过五十万亿元人民币,规模位居全球第二的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资本市场的。我们还会从“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一角度出发,介绍最新的科创板注册制改革的意义。同时,我们也将深入学习代表现代金融学最新研究成果的多因子定价模型,以及这些经典的因子策略是如何适用于中国市场实践的。
一个健康发展的房地产市场对于我国经济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我国居民家庭来说,房地产也是其资产组合中所占份额最大的资产。通过对于房地产市场投资与融资理论与实践的系统性学习,同学们可以更有效的分析和把握房地产市场的变化趋势以及相应的投资机会,同时也能够更好的理解“房住不炒”以及“去杠杆”政策的内涵以及必要性。
我国债券市场、外汇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它们在服务实体经济、支持供给侧改革和防范宏观金融风险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课程基于中国市场实践,详细介绍了债券市场中的各种产品及其定价方式,外汇市场运行机理和汇率形成机制以及现代期货与期权市场的发展历史和定价模型。本课程还介绍了与金融科技相关的若干重要内容。
本课程采用宏观视角与长周期分析方法,致力于培养学生对中国金融市场的系统性认知。课程内容设计兼顾理论深度与实践广度,一方面深入剖析投资学核心理论,另一方面着重探讨这些理论在中国特色市场环境中的具体应用。在教学模式上,我们创新性地采用"移动课堂"形式,通过线上实景教学,带领学员深入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上海黄金交易所、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以及山东招金集团等国内重要金融机构,使学员能够获得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从而加深对中国金融市场运作机制的直观理解。本课程面向群体广泛,既适合对投资学理论与金融市场实践感兴趣的本科学生和非金融专业研究生,也可满足希望深入理解市场运行规律的中国投资者提升专业素养的需求。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帮助不同背景的学习者建立起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全面认知体系。
推荐教材:
投资学(原书第十版),博迪、凯恩、马库斯著,汪昌云、张永骥译,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2017年。
参考书目:
《房地产投资与融资简明教程》,方建国 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国际金融学》,奚君羊 主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3
推荐阅读杂志:
《财经》、《财新周刊》、《证券市场红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