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回复
-
<p><span style="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strong>官督商办是中国早期资本主义近代企业的重要组织形式,也是当时中国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洋务派在洋务运动中兴办了一批企业,除少数采取官办或官商合办方式外,多数都采取官督商办的方式。所谓官督商办,就是官府负责保护和扶持企业,派官员到企业中去监督管理,有时官府也借垫给企业部分资金,但资金的主要来源则是由商人投资人入股,企业的产、运、销等由商人管理,盈亏由商人自己承受。<br ></strong></span></p><p><span style="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strong>官督商办的做法在其早期有它的合理性,因为中国的封建顽固势力很大,一切新生事物都会遭到反对,必须有官府的保护才能减少阻力取得合法地位。当时中国商品经济不发达,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都不开放,商人没有官府的出面不敢也不愿投资新式企业,因此,这个阶段“官督商办”是有其积极意义的。但是到了19世纪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官督商办的体制逐渐束缚了企业的发展,官府派官员管理,大量安插私人,控制并监督了商人的投资积极性,官员往往把近代企业作为牟利的新途径,贪污受贿,挥霍浪费,大大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压力,这样,“官督”的负面作用就越来越明显,因而受到商人的广泛反对而无法再推行下去。</strong></span></p><p>洋务派所创办的新式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但其管理却仍是封建衙门式的,充斥着任人唯亲、营私舞弊、贪污受贿、挥霍浪费等封建衙门固有的弊病。</p>添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