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M君:当这门课作为Mooc在中文圈中流行的时候,您也从一个被很多人熟知的台湾女诗人,转变成被更多人所熟知的mooc老师,您为什么要做Mooc?您认为做mooc老师是否有给你带来什么改变?
@杨佳娴:唉呀,连我写诗这事情也注意到了!其实最早我想开的mooc是「台湾现代诗」,几经考虑才改成「细读张爱玲」。
清华大学一开始做mooc课程时,绝大多数都是与数理工生物领域相关,这也符和一般人对清华的感觉。不过,清大其实拥有相当强大的人文社会科学师资与自由学风,我还是学生的时候就已经知道这事情了。现在很幸运也成为清华一员,当学校来问我愿不愿意拍mooc时,我很快就答应了,希望能当作一个微小的起点,让其他人有兴趣更进一步探索清华在人文领域的表现。
我认为mooc在人文领域特别适合使用在入门性的通识课程上,能够让更多人体会文学文化的乐趣。
@中M君:制作这门mooc您花了多长时间?录制团队有多少人配合?这个团队是怎样组成的?您在其中除了做主讲老师外,还参与了什么工作吗?
@杨佳娴:设计主题、确认内容、录制、讨论题库以及录制、剪接等等,整体花了不少时间,至少有七、八个人投入其中,非常谢谢大家。特别是担任助教的几位同学,本来就是我的学生,一起努力的过程特别愉快。
我主要担任主题设计、内容编排、主讲以及与助教们一起脑力激荡讨论题目。
还有一个对我特别困难的是,我在台湾早有几次上电视节目、广播节目的经验,可是我非常害怕看到自己的动态影像、听到自己的录音,怕到假如突然看到会立刻逃走的地步。因此,剪接好的影片我自己几乎是不看的。我想,主要是要让学生看的,助教们也是我的学生,他们认证通过,那就没问题。
@中M君:您现在是否还在进行线下课堂的授课?mooc与在大学课堂授课相比,除了形式之外,在内容上也会有不同吗?
@杨佳娴:我主要还是线下课堂上课,事实上我自己是特别喜欢与同学相处、在课堂上目光相触的感觉,尤其当学生被课程内容打动时,眼睛里散发出光辉、神情专注的模样,对于教学者来说真是莫大鼓励。
不过,mooc虽然看不到学生们,通过特别活跃丰富的讨论区,也能稍微领略一下大家观课的看法。电子时代就是让知识的传播变得更平易,mooc也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对我的意义和课堂上课是不同的。
张爱玲这门课,我在大学本科里是开设三学分课程,内容更多,会涉及张爱玲中年之后作品。不过,各位点选「细读张爱玲」mooc的同学们,没听到那些内容没关系,重点是你被引发了兴趣,后面完全可以自习,可以读出「专属于自己的张爱玲」。经典阅读必须与自我生命产生火花、融入自己血肉,才更有意义。
@中M君:就您来看,在台湾,通用的人文类的mooc课程在所有mooc里面是否更易受学生欢迎?
@杨佳娴:我想这是毫无疑问的。不过,点选人更多的应该是商管类课程,有些人不认为自己需要文学,但是财务管理、投资的知识,大概现在没什么人觉得自己不需要吧(哎,我在这方面就比较无知一点,也该来点选相关mooc课程了)。
@中M君:简要谈一下您所看到的台湾moocs(磨课师)的现状?以及在台湾新竹清华大学是怎样开展moocs相关工作的?
@杨佳娴:我觉得自己没什么资格去描述台湾moocs整体现状,自认为了解不够多。不过,就台湾新竹清华大学来说,这方面工作由「教学发展中心」来统筹,瞄准的对象则是校内教学较有口碑、领域能够凸显特色的老师们,再由该中心主任亲自一一拜访、说服(其实是威胁+利诱)(笑)。我想答应录制课程的教师,多半对于教育的普及有一份热情。不知道大陆的mooc产生的过程是不是一样的?
@中M君:课程上线之后,您还会花多少时间在这门课的讨论区及作业批改等后期工作上?
@杨佳娴:由于修课学生众多,去年第一次开课时曾经尝试部份作业由我和助教们共同批改,后来发现极为耗神耗时,且现在这次开课点选人数又更多了,而助教人数和我一起,其实无法应付人工批改。所以就决定全部在线互评,但是我和助教多多上讨论区和大家互动,作为弥补。当然,这也跟人文社会科学没有办法以单纯的对错来审视作业有关。
@中M君:开课之后从各种学生的反馈中,您是否有得到一些有价值的反馈?这是否是mooc带来的好处之一?还有哪些好处?
@杨佳娴:有的,看讨论区很有乐趣,可以看出大家多半关注哪个面向,比如张爱玲小说里呈现出来的人性阴影以及「女结婚员」的婚姻问题,是热门讨论议题。还有一些同学将张与红楼梦、与萧红相比等等也很不错。另外也看到一些同学别具只眼,能提出我本来没想过的解读,受益良多。我想这确实是mooc的好处。张爱玲在大陆的各种版本文学史中,过去完全不见,近年来逐渐出现踪影,也显示出她在大陆的评价随着社会文化改变而有所异动;这门课程能得到大家关注,我想也跟这种气氛的变动有关系。所以,这不单单是开课、师生讨论而已,在里头也能观察出一些具体而微的文化脉动呢。
@中M君:数字时代您是否感受到大学文学课堂越来越留不住学生?将文学课程做成Mooc,让学生接触来自世界各地中华圈的“同学”,是否有利于增加学生对文学课程的关注度?
@杨佳娴:事实上,就像纸本书到底会不会被电子书、网络阅读取代的讨论一样,我一直认为纸本书具有不可磨灭、替代的优点与乐趣,因此,未来应该会是并存,而非谁彻底取代谁。教学也是一样。Mooc课程带来传统课堂教学没有的好处,更广泛,更普及,更能感受一个大的讨论社群,不过,课堂实际互动的好处、教室的氛围、在有限人数内学生与教师能有更深入的讨论等,这方面也还是课堂教学的优点。我认为这两者是互补的,mooc惠我亦惠人良多,但是我仍然愿意同时继续课堂的授课。
@中M君:您如何看到MOOC的未来?您对MOOC的发展,有哪些期待?
@杨佳娴:由于电子信息流通的成本越来越低,通过适当的援助与配套措施,mooc课程也许也可以是向边缘、弱势族群进行教育普及工作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