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道德”课程帮助学习者认识、理解师德的原则与规范要求,引导学习者实践师德修养方法,促进学习者加强师德修养、提升师德水平,为学习者成长为优秀教师奠定基础,为优秀教师走向卓越提供帮助,它是教师教育的核心专业课程。
“师德教育的目的在于引导教师合乎道德地过好自己的教师生活。”本课程定位于教师幸福生活,以引导教师修养的方式提升幸福生活的能力,以案例研习引导教师学习面对实践问题的思维方式、问题处理方式,获得教师创造性解决教育问题的有效方法。
教学内容围绕教师与自我、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同事、教师与依法执教展开,有助于提高教师认识和理解教师职业道德要求,内化教师道德观念,提升师德修养水平,改善教师生活。
让课程研习有意义,能对教师幸福人生提供启示和道路; 让课程研习面向实践,通过案例解析为教师生活的困境提供思路、策略和方法; 让课程研习能致力改善思维,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促进教师自我修养; 让课程研习变得有趣,通过精彩的影视片段、数字故事等促进思考和参与,在参与中实现发展。
单元一 道德与修养
专题一:道德与道德评价
专题二:德福一致与道德信念
专题三:修养目的与修养方法
第一单元的测验
单元作业:基于《教师专业标准》的专业发展规划
单元二 师德修养
专题一:教师劳动特点与师德
2.1.3.教师德行的意义和价值
2.2.1.教师职业道德原则
2.2.2教师义务与教师良心
2.2.3.教师公正与教师荣誉
专题三:一线名师谈师德
2.4.1.教师职业道德获得:“人不学,不知道”
2.4.2.教师职业道德内化:“学而不思则罔”
2.4.3.教师职业道德践履:“绝知此事要躬行”
第二单元的测验
单元三 爱岗敬业
3.1.1.学习选择
3.1.2.教育坚守与担当
3.2.1.认同教师职业责任
3.2.2.认同教师劳动意义
3.2.3.教师工作隐喻与理解
3.3.1.建构教育理想
3.3.2.描绘理想教师
3.4.1.对教育要有敬畏之心
3.4.2.教师怎样爱岗敬业
第三单元的测验
单元四 依法执教
4.1.1.依法执教含义
4.1.2.教育法律关系
4.2.1.守法和违法
4.2.2.法律归责原则
4.3.1.教育法律责任
4.3.2.教育法律救济途径和方式
4.4.1.教师的法律身份和权利
4.4.2.教师的义务
4.5.1.禁止体罚与规范惩戒
4.5.2.惩戒与教育结合的案例分析
4.5.3.因材施教与保护学生隐私的协调
第四单元的测验
单元五 关爱学生
5.1.1.保护学生生命安全
5.1.2.呵护学生精神成长
5.2.1.尊重学生权利和人格
5.2.2.尊重学生差异(一)
5.2.3.尊重学生差异(二)
5.3.1.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5.3.2.爱的艺术:纯粹与接纳
5.3.3.爱的艺术:理性与超越
5.3.4.案例:“收缴手机,学生要跳楼怎么办?”
5.4教育与学生幸福
第五单元的测验
单元六 教书育人
6.1.1.用课程促进学生发展
6.1.2.教师的课程意义
6.2.教学相长
6.3.1.教师心理调适
6.3.2.缓解职业倦怠
6.4.1.教师的幸福特征与感受幸福
6.4.2.创造幸福的教师生活
第六单元的测验
从学习经历中获得教师经验
单元七 为人师表
7.1教师言行
7.2.教师的廉洁从教与性道德修养
7.3.1.与同事协作的必要性
7.3.2.与同事协作的取向与方法
7.3.3.案例:“同事伤害自己学生时,怎么办?”
7.4.1.理解、尊重和平等对待家长
7.4.2.帮助和指导家长
第七单元的测验
单元八 终身学习
8.1教师专业化与终身学习
8.2.1.“幸福是一种能力”
8.2.2.教师专业成长意识
8.3.1.教师成长公式解读(一):获得经验
8.3.2.教师成长公式解读(二):反思经验
8.4.1.教师的研究伦理
8.4.2.成为优秀的研究者和实践创新者
第八单元测试题
参考练习与参考答案
参考练习与参考答案(一)
参考练习与参考答案(二)
参考练习与参考答案(三)
参考练习与参考答案(四)
对教育的热情和积极性(有学习愿望),教师(或者跟随教师)的生活(或学习)经历与经验,对教师生活的认识与理解与反思能力,观看视频和参与交流讨论的能力。
《教师职业道德》(第2版),陈大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年出版。
一、这门课程会不会就讲一些大道理?
有这样的担心可以理解。但我们这门课程讲立足教师立场,以教师为本,定位于面向教师生活,立足研究和面对教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困难,以实践中的案例、学习者的学习经历为素材,通过分析讨论等学习活动完成本门课程的学习。可以说,有大道理更有实践针对性。
二、怎样学习才能学好这门课?
简要地说,学、思、行是本门课程的基本学习方法。
学 首先是要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和规范,这需要你认真观看讲座视频。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通过学习要懂教育的规矩,要懂当教师的规矩;其次是认真参与课程中相关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对教育案例的教育工作者要“见贤思齐,见不贤内自省”,通过学习找到榜样和教训;再次是积极阅读和研究课程推荐的相关读物,开拓视野,对某些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问题进行专题研究。
思 “人因思而变”,你要积极主动地思考。首先是对道德要求、实践问题和价值取向要有自己的思考,形成教育实践中的道德自觉;其次要对教育案例中的教育理论追求、教育实践行为、教育实践效果之间的关系和联系研究和发现,从中把握教育规律,获得教育经验;再次,要发挥教育想象力,对教育实践发展变化的可能性有所发现;要结合过去的受教育和教育经历、当前的教育现实和变革需要进行思考,致力于创新性的教育实践思考。要逐步养成在教育实践之前、之中、之后进行教育伦理反思的习惯。
行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你要努力将学到的、认同的东西付诸实践,把学到的、自己从观念上认可的伦理规范做出来;以自己的教师生活经验、教训与问题参与交流和讨论;要根据要求完成课程所提出的反思和实践作业,逐步清晰理想教育、理想教师的愿景,清晰自己的人生道路和方向,发现幸福生活的可能道路,获得教师幸福生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