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教师协同工作务实
第2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0年09月10日 ~ 2021年01月06日
学时安排: 2-3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162 人参加
立即自学
往期不提供结课证书,想参加下学期课程, 点击这里预约>>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6)
spContent=本课程旨在培养教师以及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全面理解和掌握协同工作的基本理论,掌握“互联网+”环境下协同工作的方法,最终能够达到在教学、教学管理中进行高效地协同工作。课程内容包括“‘互联网+’环境中的协同工作”、“在线协同写作”、“在线协同制作数字教学资源”等五个模块。
本课程旨在培养教师以及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全面理解和掌握协同工作的基本理论,掌握“互联网+”环境下协同工作的方法,最终能够达到在教学、教学管理中进行高效地协同工作。课程内容包括“‘互联网+’环境中的协同工作”、“在线协同写作”、“在线协同制作数字教学资源”等五个模块。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课程介绍:

协同工作是当前广泛应用的工作方式,备受教育领域从业人员关注。

本课程旨在讲述协同工作理论知识、提供多种功能丰富协同工具、分享教学协同工作案例,助您实现协同过程可视化、工作流程标准化以及教学知识统一化,有效提升您的工作效率与教学能力。


1. 课程内容

本课程旨在培养教师以及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全面理解和掌握协同工作的基本理论,掌握“互联网+”环境下协同工作的方法,最终能够达到在教学、教学管理中进行高效地协同工作。课程内容包括“互联网+环境中的协同工作”“在线协同写作”“在线协同制作数字教学资源”“在线协同知识建构”“在线协同绘制思维导图”五个模块。


2. 课程特点

本课程紧跟教育信息化发展步伐,致力于增强信息化时代教师与教育行政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素养,从而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工作方法的改进和工作质量的提高。课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在线协同写作”、“在线协同制作数字教学资源”、“在线协同知识建构”、“在线协同绘制思维导图”四个方面着重讲解信息化时代教师协同工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本课程的鲜明特点体现在:

  • 面向实际教学工作场景

    调研数十位一线教师教学协作过程,模拟真实工作场景,提供实践教学活动,现学现用,短时间内提高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协同工作能力。

  • 转变传统MOOC教学方式

  课程采用cMOOC形式,先学习课程预设资源,再参与各模块与课程群的讨论,最后参与每周定时在线研讨。学员通过在线研讨联系起来从而形成学习共同体,促进深度学习的发生。

  • 提供良好学习支持服务

  多位课程助教全程陪伴您学习,提供教学内容答疑、课程内容总结、作业与讨论评价等,在学习平台和课程群为您给出优质的学习帮助和反馈。


3. 学习导图

授课目标


课程目标:

“互联网+”背景下,信息化打破了以往传统的教师工作模式,对教师的信息化协同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程目标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了解协同工作的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信息技术支持的协同工作的方法。

(2) 掌握在线协同写作的基本方法,能够熟练操作常用的在线协同写作工具,能有效地组织教学中的在线协同写作。

(3) 理解教学演示文稿的概念与制作原则,掌握在线协同制作教学演示文稿的过程与方法。

(4) 了解知识建构的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在线协同知识建构的方法和工具的使用。

(5) 了解思维导图的概念和作用,掌握使用工具创建思维导图的方法。


课程大纲

模块一 互联网+环境中的协同工作

本周导学

课后活动

单元一 互联网+环境中的协同工作概念及特点

实践活动一:你还知道哪些协同工作平台及工具?

模块二 在线协同写作

单元一 在线协同写作的概念和常用工具

单元二 在线协同写作过程示例

课后活动

本周导学

单元三 在线协同写作过程和策略

单元小测

模块三 在线协同制作数字教学资源

单元二 在线协同制作教学数字教学资源的过程

课后活动

本周导学

单元一 教学演示文稿及协同制作工具

单元小测

模块四 在线协同知识建构

课后活动

单元三 在线协同知识建构过程的可视化观察和分析

本周导学

单元一 在线协同知识建构软件

单元二 在线协同知识建构的方法和实施

单元小测

模块五 在线协同绘制思维导图

单元三 在线协同制作思维导图的教学应用

本周导学

单元一 在线协同绘制思维导图的常用工具

单元二 在线协同绘制思维导图的方法和实施过程

课后活动

实践活动二:运用思维导图软件协同备课

预备知识

预备知识:

本课程可供各学科在职教师、教育行政管理人员以及即将毕业的准教师进行学习,学习者需具备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知识,明确信息化协同工作理念。在课程中,我们需要进行一些协同任务实践,在这过程中可能会涉及到一些协同工作软件,希望各位学员能提前对软件进行体验。


证书要求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参考资料

《信息技术支持下协同工作与协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穆肃 黄国洪主编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常见问题

Q1:我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怎么办?

A1:当学习遇到问题时,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获取帮助:

①在课堂讨论区或者答疑区发布求助帖,您可以得到来自学习伙伴、课程教师或助教团队的帮助;

②通过课程QQ群获取帮助:662059436

③您可以通过QQ群邮件给课程团队发邮件求助

 

Q2:我该如何学习这门课程?

A2:本课程提供了灵活多元化的学习活动,为了参与学习本课程,你需要:

①注册一个爱课程或中国大学MOOC账号,搜索“教师协同工作务实”课程,并参与课程学习;

②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您可以自行安排学习内容的顺序,没有固定的学习流程;

③定期关注课程公告,重要信息都会通过课程公告发布,同时抄送至您的邮箱,请确保您邮箱准确无误;

 

Q3:我是第一次参加慕课学习,能否给我一些慕课学习建议?

A3:作为慕课新手,我们希望您能在学习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

①保证自己的学习环境可以流畅的观看教学视频、完成课程活动;

②给自己制定学习计划,保障每天或每周有固定的学习时间,这样就可以确保学习内容不堆积,高效的完成学习任务并及时的获得课程证书;

③积极参与分享交流,不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随意发帖,与同伴的有效交互也是学习的一种形式;

④注重理论实践结合,本课程提供了丰富的协同工作相关资源,希望大家在学习理论的同时,能多利用协同工作软件进行操作

 

Q4:本课程有考试吗?

A4:本课程没有的期末考试,最后的课程成绩由平时的课程互动交流、操作实践以及课程作业三部分组成。

 

Q5:学习证书如何获得?是否收费?

A5:如果您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课程学习,并满足证书获取要求,你可以在课程结束后根据需要进行申请。(为了保障证书权威性,平台不再支持免费电子证书,只提供认证证书)。证书发放工作由爱课程网负责,有关问题请咨询:010-58556579。


华南师范大学
3 位授课老师
穆肃

穆肃

教授

柴少明

柴少明

教授

王洪江

王洪江

副研究员

推荐课程

沟通心理学

裴秋宇

159403人参加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CAP

张帼奋

34611人参加

心理学与生活

陈昌凯

34000人参加

C语言程序设计

翁恺

893862人参加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