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化学教学论》是化学(师范)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程。该课程以化学学科为基础,并融合了心理学、教育学、教学论、教育信息技术等学科的内容,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师范生可以掌握中学化学教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学会运用中学化学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具备进行常规教学研究的意识与基本方法,了解化学教育教学以及学校教育研究的前沿动态,形成从事中学化学教学工作和教学基础研究的能力。本课程已于2022年6月获批广东省2021年度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
《化学教学论》是化学(师范)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程。该课程以化学学科为基础,并融合了心理学、教育学、教学论、教育信息技术等学科的内容,具有多学科交叉的特点。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师范生可以掌握中学化学教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学会运用中学化学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具备进行常规教学研究的意识与基本方法,了解化学教育教学以及学校教育研究的前沿动态,形成从事中学化学教学工作和教学基础研究的能力。本课程已于2022年6月获批广东省2021年度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华南师范大学《化学教学论》课程立足师范教育核心需求,是广东省2021年度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以化学学科为基础,深度融合心理学、教育学、教育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理论,构建“理论+实践”双轨培养体系。内容涵盖化学课程改革、教材解读、教学设计与方法、探究式教学、信息技术整合等模块,注重教学技能与科研能力的协同提升,培养师范生学科核心素养、教学创新思维及常规教研能力。
课程大纲
绪论
课时目标:1.从纵向了解化学教学论课程从创立至今的发展演变,探索其课程发展轨迹,探寻课程未来的发展走向。2.从横向了解化学教学论的研究领域、研究内容等。
1.1 化学教学论的学科嬗变
1.2 化学教学论的研究内容
化学课程标准
课时目标:1.理解现行初、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基本内容。2.理解化学核心素养体系,科学教育的五维框架。3.了解近几十年来国内外新课标的变革历程及发展现状。
2.1 化学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化学教学目标的内涵/分类/制订)
2.2 化学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化学教学内容)
2.3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及其解读
2.4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及其解读
化学教科书
课时目标:1.教科书的功能及其局限性。2.中学化学教科书的编制原理。3.中学化学教科书的章节、栏目设计。4.中学化学教科书的教学信息提取。
3.1 化学教科书的设计基础
3.2 化学教科书的内容编排
3.3 化学教科书的栏目设计
化学教学理论
课时目标:1.识记多重表征、 POE、先行组织者、 概念图、概念转变、最近发展区、总体优化、学习期望等化学教师常用教学策略的内涵。2.识记预习、听讲、复习、练习过程中,学生进行化学学习常用的认知与元认知策略的内涵。3.初步学会选用合理的化学教学策略,改进、完善已有教学设计。
4.1 化学教学/学习模式
4.2 化学教学/学习策略
化学学习心理
课时目标:1.识记化学概念理解、高阶思维、问题解决、学习进阶等化学学习心理理论的内涵。2.初步学会基于化学学习心理开展教学设计与实践。
5.1 化学概念理解
5.2 化学高阶思维
5.3 化学问题解决
5.4 化学学习进阶
化学学习评价
课时目标:1.掌握化学学习评价的含义。2.识记化学学习评价的内容。3.初步学会化学学习评价的方法。
6.1 化学学习评价的含义
6.2 化学学习评价的内容
6.3 化学学习评价的方法
化学教学设计
课时目标:1.识记中学化学典型的事实性知识、理论性知识、技能性知识。2.学会分析中学化学事实性知识、理论性知识、技能性知识的性质特征与教学要求,能对不同类型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做出整体优化合理的教学设计。3.通过慕课资源的理论学习,初步了解中学化学教学设计的含义与层次、理论与模式、步骤与实施。
7.1 化学教学设计的含义与层次
7.2 化学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模式
7.3 化学教学设计的步骤与实施
不同教学类型的化学教学设计
课时目标:1.能够结合兼具国际视野和本土内容的CPU理论模型,完成任务分析、策略设计、参数提炼等三个教学设计环节。2.能根据不同类型课程的教学目的,梳理其在教学方法及策略方面的异同点。3.能结合不同教学模式的异同点优化不同类型课程的教学方法及策略,并据此进行教学设计。4.能结合不同类型课程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打磨不同的化学课程,锤炼“匠人”精神。
8.1任务分析的教学设计
8.2策略设计的教学设计
8.3参数提炼的教学设计
8.4 化学新授课教学的教学设计(含概念原理/元素化合物/化学用语)
8.5 化学复习课教学的教学设计(单元复习、学期复习、总复习)
8.6 化学习题课教学的教学设计(选择题、非选择题、综合题)
8.7 化学讲评课教学的教学设计(教师主讲、学生主讲)
8.8 化学实验课教学的教学设计(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实验探究)
化学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
课时目标:1.了解化学教学多媒体课件的功能与制作要求。2.学会根据教学内容要求和学生学习心理,独立制作教学多媒体课件。3.了解手持技术的特点、配置构成、应用操作。4.理解手持技术对学生学习化学概念、物质结构与性质的促进作用。5.初步学会应用手持技术,设计探究性实验教学案例
9.1 化学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演变
9.2 化学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原则
9.3 化学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模式
9.4 手持技术数字化实验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化学教学技能
课时目标:1.了解导课、提问、结课、说课的内涵。2. 能各运用至少3种方法进行导课、提问与结果。3. 能说出说课的一般流程、意义和特点,领会说课和备课之间的异同点。4. 能独立设计中学化学一节典型内容的说课方案,并能流畅地现场模拟展示。
10.1 化学课堂导课技能
10.2 化学课堂提问技能
10.3 化学课堂组织技能
10.4 化学课堂板书技能
10.5 化学课堂结课技能
化学教师的专业发展
课时目标:1.认识到化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和必要性。2.理解教师对化学学科知识、教育教学知识不断深入学习的重要性。3.体会专家型教师的专业素质特征,借鉴其教师专业发展路径。
11.1 化学学科理解能力(含概念架构、认识架构)
11.2 化学教学理解能力
11.3 化学教学反思能力
11.4 化学教学研究能力(选题/综述/研究设计与实施/论文写作)
化学教学研究
课时目标:1.了解化学教学研究的意义及研究现状。2.知道化学教学研究的一般过程。3.初步体验化学教学研究的选题、研究设计、数据收集与分析。
12.1 文本分析类研究(教材、课标、考试)
12.2 课堂教学类研究
12.3 学习心理类研究
12.4 教师发展类研究
展开全部
证书要求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