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是动作的艺术,本课程的优势在于不仅有对戏剧文本的文学解读,更能通过对人物行动的分析,使学生充分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话剧艺术的魅力。
本课程的特色在于对台词的“精读”。话剧剧本主要靠台词来塑造人物、揭示主题和推进情节,而跟台词相比,人物没有出口的潜台词更能突出戏剧张力,展现出强烈的戏剧性。通过教师对台词的逐字逐句分析,更能带领学生领略剧本的深层含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理解台词的表面意思,更要深入挖掘其背后的隐喻和象征,以及台词与角色性格、情感状态之间的联系。
我们将重点关注剧本中人物性格的塑造、冲突的构建、行动线索整理以及语言风格的运用。通过对比不同剧目中的人物形象,探讨曹禺是如何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生动的对话,刻画出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角色。同时,我们也会分析剧本中的结构布局,如剧情的起承转合、悬念的设置等,以理解曹禺在剧本创作中的巧妙构思。
我们还将深入研究其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和批判。通过剧本中的情节和人物命运,揭示作者对于时代背景下的社会问题的关注,以及他如何利用戏剧这一艺术形式来表达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洞察。此外,我们还将探讨曹禺如何巧妙地运用象征和隐喻,使得剧本在表面的戏剧冲突之下,蕴含更深层次的意义和思考。通过对这些元素的综合分析,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曹禺剧作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
同时,本课程也准备了丰富的视频资料,结合讲解的剧本场面,为学生呈现从抽象的文字到形象具体的舞台人物的过程。
通过对曹禺剧作的深入研究,学生不仅能够理解中国现代戏剧的发展脉络,还能掌握戏剧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此外,课程还将结合实际演出案例,让学生了解如何将剧本转化为舞台呈现,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艺术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1. 提升文学素养与审美能力:通过对曹禺经典剧本的精读,让学生深入理解戏剧文学的魅力,感受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从而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水平。
2. 掌握剧本分析方法:引导学生学会从主题思想、人物塑造、情节结构、语言特色等多方面对剧本进行细致分析,掌握剧本精读的基本方法,为今后阅读和分析其他戏剧作品奠定基础。
3. 培养戏剧思维与创作能力:帮助学生构建理性化的戏剧思维,能够主动将戏剧思维运用到剧本的构思与创作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 增强文化自信与传承意识:让学生了解中国现代戏剧的杰出成就,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培养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的责任感。
有关剧本《雷雨》
剧情概述:介绍《雷雨》的故事梗概,包括周鲁两家人前后30年的情感纠葛,以及在雷电交加的夜晚所爆发的悲剧。
主题思想:分析作品所揭示的封建家庭伦理道德的虚伪与残酷,以及人性在压抑环境下的扭曲与挣扎。
人物形象:深入剖析周朴园、蘩漪、周萍、鲁侍萍等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其在剧情发展中的作用。
艺术特色:探讨剧本的戏剧冲突设置、结构布局、语言风格等,如其尖锐复杂的戏剧冲突、严谨的结构以及个性化且富有动作性和抒情性的语言。
有关剧本《日出》
剧情概述:讲述交际花陈白露在纸醉金迷的生活背后所面临的困境,以及她与周围各色人物的复杂关系。
主题思想:揭示社会的黑暗与腐朽,以及人性在金钱与欲望面前的迷失与毁灭。
人物形象:分析陈白露、潘月亭、方达生等人物的性格特征,探讨他们在社会环境中的生存状态和心理变化。
艺术特色:研究剧本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如何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刻画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有关剧本《北京人》
剧情概述:介绍一个古老守旧的士大夫家庭三代人的生活故事,展现他们在传统与现代、压抑与挣扎中的种种表现。
主题思想:思考作品对封建家族制度的批判,以及对新时代、新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人物形象:分析曾皓、曾文清、曾思懿、愫芳等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其在家庭和社会中的角色。
艺术特色:探讨剧本如何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复杂的人物关系,展现人性的多面性和社会的变迁。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雷雨》
《日出》
《北京人》
《中国现代戏剧史稿》,中国戏剧出版社
Q:本课程适合什么人学习?
A:对戏剧文学有兴趣的广大学生及相关影视戏剧文学专业的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