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门课程的交通法理论部分,主要有交通权、交通事权、交通法原则、交通法关系四部分,重点讲述交通法的权利理论,交通基础设施与服务的供给责任确定及财力安排,统贯交通法律体系的受益原则、公共性原则等,以及交通法关系主体、客体及内容等内容。
本门课程交通法实践部分,结合当前交通热点难点问题,重点围绕交通管理体制机制、交通规划法律问题、交通建设管理法律问题以及交通新业态(网约车、共享单车、自动驾驶)的法律问题展开。
这门课程的结构安排既体现了交通法交叉学科的理论深度,也针对性地讲解交通法热点难点问题,体现了本门交通法学科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较高水平。
本科生、研究生阶段同学
第一节 交通权
权利启蒙的”路权“
作为人权的“交通基本权”
权利附随的“出行保障”
导言:交通法的“权利本位“转向
第二节 交通事权
交通财权
序言:交通事权与财力匹配
交通事权
第三节 交通法原则
可持续交通原则
公共性原则
受益性原则
第四节 交通规划的法律治理
交通规划的行政行为属性
交通规划的实体法规制
交通规划的程序法规制
第五节 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法律问题
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利用规制
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法律定位
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综合开发模式
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融资机制——参与主体
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融资机制——进入与退出
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融资机制——回报机制
第六节 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机制
2008年后我国交通运输大部制改革与深化
我国地方交通运输大部制改革
中央交通运输"大部制"管理
2008年前我国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沿革
交通综合执法改革
第七节 交通新业态的政策与法规问题
自动驾驶汽车道路测试的政策与法律问题(2)
网约车的合法化问题
共享单车的鼓励与规范政策问题
自动驾驶汽车道路测试的政策与法律问题(1)
汽车分时租赁业态的法律问题
在前期已经学习完法理、民法、行政法课程阶段的同学,且对于交通法基本理论及交通新业态有一定熟悉的同学。
周佑勇等著:《现代城市交通发展的制度平台与法律保障机制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版。
顾大松 苏奎主编:《网约车: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治理挑战》,东南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