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是研究民事诉讼程序的运行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学科,它与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共同构成了我国三大诉讼制度的宏观体系,是教育部《法学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规定的法学、知识产权、监狱学专业学生必须完成的10门核心主干必修课程之一。《民事诉讼法》不仅具有较强的理论体系,而且更加强调的是其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本课程共设十四章,包括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和基本审判制度 、民事诉权和诉、受案范围和管辖、民事诉讼当事人 、民事诉讼证据和证明、第一审普通程序、简易程序与小额诉讼程序、第二审程序、民事裁判与既判力、诉讼和解与调解、再审程序、非讼程序、执行程序。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要掌握民事诉讼法的基本理论、基本制度和程序规则,学会运用民事诉讼法的知识处理和解决民事纠纷,更要树立司法公开、公平、公正理念,掌握科学的法律分析方法和法律思维方式,成为具有民事诉讼技能的现代化法律职业人才。
1、全面理解和掌握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和制度、诉讼程序规则和司法流程,形成整体性知识结构,学会在对知识融会贯通基础上进行民事诉讼活动。
2、能够掌握科学的法律分析方法和法律思维方式,将民事诉讼法基本理论和知识运用到司法实践中,从法律职业者角度完善地处理和解决民事纠纷。
3、树立司法公平公正理念,形成良好的诉讼法素养和职业道德观念,成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法治人才及后备力量。
宪法、法理、民法总论、物权法、债权法、侵权法、商法、知识产权法等。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1、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民事诉讼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
2、张艳丽主编:《民事诉讼法(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3、张艳丽等著:《民事诉讼理论与制度》,法律出版社2017年版;
4、江伟、肖建国主编:《民事诉讼法(第8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5、张卫平主编: 《民事诉讼法(第5版)》,法律出版社2019年版。
6、唐力,陈彬主编:《民事诉讼法实务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7、王学棉等著:《民事诉讼程序实务讲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8、王甲乙、杨建华、郑健才:《民事诉讼法新论》,台北三民书局有限公司2011年版。
9、【日】新堂兴司著,林剑锋译:《新民事诉讼法》,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10、【美】斯蒂芬.B .戈尔德堡等著,蔡彦敏等译:《纠纷解决—谈判、调解和其他机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德】【德】罗森贝克等著,李大雪译,《德国民事诉讼法》(上下册),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
12、【德】莱奥·罗森贝克,庄敬华译,《证明责任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
13、【法】罗结珍译,《法国新民事诉讼法典:附判例解释》(上下册),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14、张卫平:《法学研究与教育方法论》,法律出版社201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