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分析基础
分享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
spContent=“电路分析基础”是高等学校电类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具备必要的电磁学和数学基础知识。“电路分析基础”以分析电路中的电磁现象、研究并验证电路的基本规律及电路的分析方法,并学习设计基本电路为主要内容。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电路分析基础以分析电路中的电磁现象、研究电路的基本规律和各种分析方法为主要内容,课程理论体系严密、逻辑性强,具有广泛的工程应用背景。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以培养新工科大类专业人才为教育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定理,掌握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的实验技能,学会应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电路问题,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准备必要的电路知识。

同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树立严谨细致的科学作风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工程观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分析计算能力、实验研究能力和科学归纳能力,为从事工程技术工作、科学研究以及开拓性技术领域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对电路分析技术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的讲解,以及历史人物的故事穿插,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在本专业领域的敬业精神。

课程组教师来自北京理工大学集成电路与电子学院,隶属电工电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心教师于2010年获评国家级教学团队,本课程在2010年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课程组先驱李瀚荪教授主编的《电路分析基础》累计发行430万余册,2021年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

授课目标

学校致力传承延安根、军工魂红色基因,培养国防特色领军人,坚持厚基础、强实践、重创新理念,通过教师课堂讲授、小组讨论、线上慕课和线下实验,使学生达到:

1. 知识目标:系统掌握电阻电路和动态电路的基本概念、定理和定律以及叠加、等效和变换三大基本分析方法,掌握基本实验技能,熟悉电路发展历史、动态和前沿,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打下宽厚基础。

2.能力目标:熟练运用电阻电路和动态电路分析方法,对电子信息领域工程问题进行分析、仿真和设计,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工程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终生学习、团队协作、动手实验、科研创新能力。

3.素养目标:通过学习电路理论和实操电路实验,树立踏实严谨、辩证思维、工匠精神、探究创新、解决(电路缩微化发展带来的高端芯片等)卡脖子关键技术的信心和决心。

课程大纲
预备知识

 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具备电磁学、高等数学和复变函数的相关基础知识。

证书要求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参考资料



教材:

李瀚荪,电路分析基础(第5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参考文献:

(1) 邱关源、罗先觉电路(6)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

(2) 于歆杰、朱桂萍、陆文娟电路原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 Charles K. Alexander, Matthew N.O. Sadiku. Fundamentals of Electric Circuits (7th edition)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2021.

(4) Chua, L. Memristor-The missing circuit element[J]. IEEE Trans Circuit Theory, 1971, 18. DOI:doi:10.1109/TCT. 1971.1083337.

(5) Strukov, D., Snider, G., Stewart, D. et al. The missing memristor found. Nature 453, 80–83 (2008). https://doi.org/10.1038/nature06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