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航天器轨道动力学
第1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4年09月02日 ~ 2025年01月10日
学时安排: 4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382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128)
spContent=我们常说,“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但是,如何抵达这些目标呢? 轨道是我们唯一的选择。 轨道是温馨的太空港湾,呵护着卫星载荷立命安身; 轨道是神奇的妙药灵丹,拯救着失败任务起死回生; 轨道是严苛的审判长官,主宰着三体星人命运兴衰; 轨道是热血的梦想航线,指引着我们奔赴星辰大海。 无论你是学生,还是普通大众,无论你是航天工程师,还是航天创业者, 你关于航天的很多疑问,都能在本课程中找到答案。 所以,你准备好了吗?让我们开启轨道动力学的美妙旅程!
我们常说,“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但是,如何抵达这些目标呢? 轨道是我们唯一的选择。 轨道是温馨的太空港湾,呵护着卫星载荷立命安身; 轨道是神奇的妙药灵丹,拯救着失败任务起死回生; 轨道是严苛的审判长官,主宰着三体星人命运兴衰; 轨道是热血的梦想航线,指引着我们奔赴星辰大海。 无论你是学生,还是普通大众,无论你是航天工程师,还是航天创业者, 你关于航天的很多疑问,都能在本课程中找到答案。 所以,你准备好了吗?让我们开启轨道动力学的美妙旅程!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航天器轨道动力学》是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本科生课程,课程内容覆盖了轨道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包括二体问题、轨道机动、相对运动、轨道摄动、深空轨道和三体问题,也涉及了轨道动力学在实际航天任务中的应用,并融入了世界航天特别是中国航天的历史成就和最新进展。线下课程还加入了基于数值计算和仿真分析软件的编程实践,并采用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开展了教学探索。


本课程面向航天专业大三年级本科生和来华留学生开设,也可供数学、力学、天文学等专业感兴趣的学生学习,还可供低年级研究生、航天院所工程师、商业航天创业者和普通大众等群体参考。


本课程有以下特色和亮点:


(1) 价值塑造:思政创新,与音为伴

课程团队设计融入了20余个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思政元素,此外还创新提出课程思政的音乐形式,制作课程主题曲《星辰大海·轨迹》,在网易云音乐发布。歌曲优美动听、激昂励志,将“设计航天器轨迹,在任务约束下沿最优轨迹飞向行星目标”引申为“设计人生轨迹,克服挫折、迎难而上,实现人生目标”,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价值观和人生观。


(2) 知识传授:数字赋能,虚实结合

课程团队重新梳理知识体系、有序组织教学内容、创新开展教学设计,将深奥理论浅显化、抽象知识直观化。例如,团队借助数字化技术构建课程知识图谱,以“知识地图”形式直观呈现出轨道动力学知识全貌和内在联系;团队开发了配套虚拟仿真实验,通过三维仿真可视化和交互技术,帮助学生对抽象理论建立空间印象和直观理解。


(3) 能力培养:以研哺教,以赛促学

课程团队基于长期从事航天动力学与控制前沿研究的科研经历,在教学内容中融入了前沿知识、崭新案例和如何开展科研的经验方法;基于长期从事人才培养工作的教育经历,指导学生参加国内和国际轨道设计竞赛等相关科创赛事,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以研哺教、以赛促学,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内化为能力素质。

课程大纲
课程介绍
1.1 课程信息
1.2 历史背景
1.3 课程相关主题
1.4 为什么应该学轨道动力学
二体问题
2.1 二体动力学基础
2.2 二体问题的解
2.3 椭圆轨道
2.4 地球同步轨道
2.5 位置与时间的关系
2.6 轨道要素
2.7 星座轨道分析
2.8 星座系统设计
2.9 附录:坐标变换
轨道机动
3.1 基础知识
3.2 共面轨道转移
3.3 非共面轨道转移
3.4 飞去GEO
3.5 空间交会(远程段)
3.6 轨道边值问题
3.7 兰伯特变轨
相对运动
4.1 研究动机
4.2 相对运动方程
4.3 Clohessy-Wiltshire方程
4.4 在太空扔小球
4.5 编队飞行
4.6 空间交会(近程段)
轨道摄动
5.1 常见摄动
5.2 特殊摄动法
5.3 一般摄动法
5.4 两类特殊轨道
深空轨道
6.1 预备知识
6.2 地月转移轨道(传统)
6.3 地火转移轨道
三体问题
7.1 三体动力学基础
7.2 拉格朗日点
7.3 拉格朗日点的应用
7.4 三体能量与能级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大学物理

证书要求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参考资料

[1] 乔栋, 温昶煊, 李翔宇. 航天器轨道姿态动力学与控制.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20.

[2] Howard D. Curtis. Orbital Mechanics for Engineering Students (Fourth Edition). Butterworth-Heinemann, 2019.


北京理工大学
5 位授课老师
祁瑞

祁瑞

副教授

温昶煊

温昶煊

副教授

齐毅

齐毅

副教授

推荐课程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