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认证学习
为你提供认证成绩和证书,以及AI高效学习服务
查看详情
大学

国家精品

认证学习

智慧课程

理学工学农学

计算机

经济管理

外语

音乐与艺术

心理学

文史哲法

医学与保健

教育教学

大学生竞赛

软件实训

人工智能

升学/择业

考研

期末突击

专升本

四六级

保研及论文

求职就业

专四专八

大学应试英语

期末资料

终身学习

有声课堂

兴趣技能

hi,小mooc
26考研数学通关实战
认证学习
模拟电路基础
第2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5年02月24日 ~ 2025年06月20日
学时安排: 3-4小时每周
进行至第10周,共17周 已有 512 人参加
认证学习
认证成绩和证书
智能问答和解析
视频学习辅助
立即参加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151)
spContent=随着技术的进步,各行业、各领域中,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逐渐成为重要的性能指标,承担“大脑或神经系统”功能的电子系统(或者电子模块)成为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电路是电子系统实现的硬件基础,相关课程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理工科专业的必修基础课。 本课程是依托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电子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结合授课团队主讲的“模拟电路基础”、“电路与模拟电子学”、“电工和电子技术”、“电子系统设计与实践”等本科生课程,基于宽口径培养理念,凝练电子信息、电气工程、智能车辆、智能制造、宇航与机电等大类专业教学要求,形成的“基础版”模拟电路课程;同时,结合慕课教学的特点,把教学内容解构为各知识点模块以及对应的教学视频,方便同学按照专业知识图谱、按照个人学习情况,“定制”自己的课程学习,在有限教学时间里,强化基本理论、基本分析和设计方法的学习和运用。
随着技术的进步,各行业、各领域中,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逐渐成为重要的性能指标,承担“大脑或神经系统”功能的电子系统(或者电子模块)成为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电路是电子系统实现的硬件基础,相关课程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理工科专业的必修基础课。 本课程是依托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电子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结合授课团队主讲的“模拟电路基础”、“电路与模拟电子学”、“电工和电子技术”、“电子系统设计与实践”等本科生课程,基于宽口径培养理念,凝练电子信息、电气工程、智能车辆、智能制造、宇航与机电等大类专业教学要求,形成的“基础版”模拟电路课程;同时,结合慕课教学的特点,把教学内容解构为各知识点模块以及对应的教学视频,方便同学按照专业知识图谱、按照个人学习情况,“定制”自己的课程学习,在有限教学时间里,强化基本理论、基本分析和设计方法的学习和运用。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实际的电子系统应用中,往往面临模拟信号的处理,如温度监控、声音放大,因此模拟电路是电子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相应的分析和设计方法成为与电子系统有关专业的必修教学内容。本课程主题是“放大”:半导体器件实现放大的内部原因、外部条件;放大电路分析、设计、调试,如何应用一个“新”的半导体器件,构建放大电路。通过本课程学习,可以掌握半导体基本知识;掌握二极管、BJT、FET、集成运放等典型应用电路的分析和计算;负反馈放大电路原理、深度负反馈的计算和分析等内容。课程学习完成后,具备小信号放大电路、功率放大电路、仪用放大电路、比较器等典型电路的设计、分析、调试能力。本课程是大多数同学第一次接触工程近似计算,是工程类课程承上启下的核心课程,是数字电路、通信电路、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等后续课程学习的必要基础。本课程中,分享了原课程组老师吴丙申老师提出的“观察法”,该方法方便实现电路的快速工程近似计算;将课程内容重构,按照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典型器件的课程架构,将各知识点模块化、微型化,方便同学实现“个人定制”。

授课目标

围绕电信号“放大”,掌握半导体器件实现放大的内部原因、外部条件;掌握放大电路的分析、设计、调试方法,掌握面对一个“新”的半导体器件,构建放大电路的方法。

课程大纲
半导体与PN结
课时目标:1.掌握本征激发,空穴导电,杂质电离,P型,N型半导体等基本概念2.掌握PN结形成的物理过程3.掌握PN结单向导电的特性4.掌握PN结击穿特性;了解温度等特性5.掌握PN结结电容
1.1 半导体基础
1.1.1 本征激发
1.1.2 空穴导电和载流子复合
1.2 杂质半导体
1.2.1 N型半导体
1.2.2 P型半导体
1.3 PN结
1.3.1 PN结的形成
1.3.2 PN结的正偏和反偏
1.3.3 PN结的伏安、温度、击穿特性
1.3. 4 PN结电容
二极管及其应用电路
课时目标:1.掌握二极管的伏安特性,单向导电特性,击穿特性,了解温度特性2.掌握二极管的电压模型、理想二极管模型,以及基于上述模型的电路分析方法3.掌握二极管小小信号模型以及对应的参数,了解直流对微变参数的影响4.掌握掌握整流电路,限幅电路,钳位电路的分析和计算
2.1 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2.1.1 二极管伏安方程及其等效电路
2.1.2 二极管等效电路应用
2.2 二极管的主要参数
2.2.1 直流参数和直流交流通路
2.2.2 微变等效电路及其参数
2.3 稳压二极管
2.3.1 稳压二极管参数和稳压原理
2.3.2 限流电阻计算
2.4 限幅器电路
2.5 箝位电路
双极型晶体管及其放大电路
课时目标:1.掌握三极管工作原理2.掌握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3.掌握放大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4.熟练掌握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计算5.熟练掌握放大电路动态参数计算:微变等效电路法,观察法6.掌握放大电路削波失真产生原因、减小失真的措施、动态范围计算7.熟练掌握多级放大电路静态、动态参数计算8.了解基于图解法的电路分析9.了解静态工作点的稳定
3.1 晶体三极管
3.1.1 结构和类型
3.1.2 内部载流子运动
3.1.3 电流放大作用
3.1.4 伏安特性曲线
3.1.5 电流放大倍数与基区宽度调制效应
3.1.6 主要参数和温度特性
3.1.7 晶体管原理例题
3.2 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
3.2.1 增益
3.2.2 输入与输出电阻失真度和频率特性
3.3 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3.3.1 放大电路组成
3.3.2 工作原理
3.4 静态工作点计算
3.4.1 固定式偏置
3.4.2 分压式偏置
3.5 放大器的图解分析法
3.5.1 电压增益分析
3.5.2 截止失真饱和失真动态范围
3.5.3 饱和失真截止失真判定及图解法总结
3.6 微变等效电路分析法
3.6.1 混合π参数模型
3.6.2 H参数模型
3.6.3 微变等效分析共射电路
3.6.4 rce对微变等效分析电路的影响
3.7 共集放大电路
3.7.1 增益和输入电阻
3.7.2 输出电阻
3.7.3 共集组态电路应用
3.8 静态工作点的稳定
3.8.1 静态工作点稳定的过程
3.8.2 发射极电阻的影响
3.9 多级放大电路
3.10 观察法分析放大电路
3.10.1 观察法
3.10.2 观察法分析共基电路
3.10.3 观察法分析共集电路
3.10.4 观察法分析多级放大电路
场效应管及其放大电路
课时目标:1.掌握FET工作原理2.掌握FET放大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3.熟练掌握FET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计算4.熟练掌握FET放大电路动态参数计算:微变等效电路法,观察法5.掌握FET放大电路削波失真产生原因、减小失真的措施、动态范围计算6.熟练掌握FET多级放大电路静态、动态参数计算7.了解基于图解法的电路分析8.对比、总结BJT、FET的学习过程,掌握学习一种新的半导体器件的“学习方法”
4.1 绝缘栅场效应管
4.1.1 FET结构和特性
4.1.2 N沟道EMOS栅源电压对导电沟道的影响
4.1.3 N沟道EMOS漏源电压对漏极电流的影响
4.1.4 N沟道EMOS输入输出特性
4.1.5 N沟道耗尽型MOS和FET参数
4.2 FET与BJT放大电路分析方法类比
4.3 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
4.4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
4.4.1 低频小信号模型
4.4.2 共源放大电路
4.4.3 共漏组态放大电路
4.5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观察法
4.5.1 BJT与FET模型的统一
4.5.2 FET观察法分析共漏放大电路
集成运算放大器
课时目标:1.掌握差分放大电路工作原理2.掌握单端输出、双端输出差分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动态参数计算3.掌握电流源工作原理;输出电流计算4.掌握理想运放特点、模型5.了解零点漂移、直接耦合方式等概念6.了解集成运放内部电路总体结构的特点
5.1 集成运放的特性
5.1.1 集成运放的组成与特点
5.1.2 直接耦合放大电路的特殊问题
5.2 差分放大电路
5.2.1 结构特点
5.2.2 共模信号输入电路特性
5.2.3 差模信号输入电路特性
5.2.4 基于差模和共模的信号分解
5.2.5 双入双出静态工作点
5.2.6 双入单出静态工作点
5.2.7 双入双出差模增益
5.2.8 双入单出差模增益
5.2.9 差模输入输出电阻
5.2.10 双入双出共模增益
5.2.11 双入单出共模增益
5.2.12 共模输入电阻及共模抑制比
5.3 电流源电路
5.3.1 基于BJT的镜像电流源
5.3.2 基于FET的镜像电流源和多路电流源
5.4 输出级
5.4.1 输出级的特点
5.4.2 互补推挽功率输出级
5.4.3 准互补推挽功率输出级
5.4.4 参数计算和OTL电路
5.5 集成运放的性能
5.5.1 实际集成运放的性能
5.5.2 理想运放
集成运算放大器应用电路
课时目标:1.掌握理想运放虚短、虚断的电路分析方法2.掌握同相、反相、求和、差动、积分、微分等典型应用电路的分析,设计3.掌握单门限、双门限比较器的分析、设计4.掌握线性应用、非线性应用的分析方法5.了解线性应用条件下,放大电路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计算
6.1 集成运放的线性应用
6.1.1 反相放大及求和电路
6.1.2 同相放大和电压跟随器电路
6.1.3 差动放大电路
6.1.4 积分和微分电路
6.1.5 对数和指数电路
6.2 集成运放的非线性应用
6.2.1 电源限幅单门限比较器
6.2.2 二极管限幅单门限比较器
6.2.3 带有参考电压的单门限比较器
6.2.4 双门限比较器的门限
6.2.5 双门限比较器的传输特性曲线
6.2.6 双门限比较器的应用
6.2.7 双门限比较器的输入输出波形
负反馈放大电路
课时目标:1.掌握反馈的基本概念、反馈方程2.掌握有无反馈的判定3.掌握瞬时极性法判定正负反馈4.掌握反馈组态的判定5.掌握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影响6.掌握深度负反馈的虚短虚断分析方法
7.1 反馈的基本概念
7.1.1 航天系统与电路中的典型反馈
7.1.2 反馈网络特征和判定
7.1.3 反馈的类型
7.1.4 反馈组态与正负反馈判定
7.1.5 瞬时极性法与应用示例
7.1.6 差分对电路的反馈判定示例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1.工科数学分析

2.电路分析基础

参考资料

1.吴丙申,卞祖富.模拟电路基础.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华成英等,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

3.康华光等,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

常见问题

1.微变小信号模型如何使用

2.晶体管放大电路参数如何计算

3.半导体器件如何实现放大的

4.工程近似计算如何操作

北京理工大学
4 位授课老师
齐春东

齐春东

副教授

崔嵬

崔嵬

教授

张雄奎

张雄奎

副教授

推荐课程

中国书法

任德山

92519人参加

设计的力量CAP

何人可

12132人参加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CAP

柳肃

54192人参加

微观经济学CAP

文建东

51360人参加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