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认证学习
为你提供认证成绩和证书,以及AI高效学习服务
查看详情
大学

国家精品

认证学习

智慧课程

理学工学农学

计算机

经济管理

外语

音乐与艺术

心理学

文史哲法

医学与保健

教育教学

大学生竞赛

软件实训

人工智能

升学/择业

考研

期末突击

专升本

四六级

保研及论文

求职就业

专四专八

大学应试英语

期末资料

终身学习

有声课堂

兴趣技能

hi,小mooc
26考研全科规划
中国哲学
第14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5年03月26日 ~ 2025年07月10日
学时安排: 2-3小时每周
进行至第2周,共16周 已有 4100 人参加
立即参加
课程详情
课程图谱
课程评价(752)
spContent=本课程是高等院校本科哲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以中国哲学发展阶段为基础、学派流变为经线、问题论争为纬线,旨在使学生获得系统的中国哲学史知识,领会中国哲学各时代的继承与创新关系。本课程把教学生做学问与做人结合起来,着力发挥中国哲学仁智一体、知行合一的特色,引导学生追求健全人格。
本课程是高等院校本科哲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以中国哲学发展阶段为基础、学派流变为经线、问题论争为纬线,旨在使学生获得系统的中国哲学史知识,领会中国哲学各时代的继承与创新关系。本课程把教学生做学问与做人结合起来,着力发挥中国哲学仁智一体、知行合一的特色,引导学生追求健全人格。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本课程是高等院校本科哲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旨在使学生获得基本而较系统的中国哲学史知识。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让学生了解中国哲学的博大内涵,激发其哲学问题意识,提高其理论思维水平,掌握学习、研究中国哲学之方法,培养求实精神、严谨学风,引导学生追求高尚而健全的人格。


本课程以中国哲学的发展阶段为基础、学派流变为经线、问题论争为纬线,介绍中国哲学的代表人物、主要流派、经典著作及思想体系、重要命题、基本概念范畴,揭示其固有的逻辑发展进程,阐释其本体追求、思维方式、价值理想、人文关怀,彰显中国哲学的多元性、丰富性,为现代社会的文化建设、人文教养提供传统的精神资源。


本课程通过梳理中国哲学的演变过程,厘清其中的主要概念范畴,使学生领会中国哲学各个时代的继承与创新关系;消除时空的隔膜,使其能对中国古人的哲学思想产生一种切实的共鸣和感受,并理解哲学思想的时代性与哲学精神的恒久性,体悟到中国哲学仁智合一的特质,以之为自己个人的安身立命之所,积极成就个人、造福社会。


本课程还把教学生做学问与做人结合起来,着力发挥中国哲学仁智一体、知行合一的特色,引导学生追求健全的人格。

授课目标

通过教学,旨在使学生掌握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概念、范畴、主要哲学家和哲学经典的基本思想和哲学理论,了解中国古代哲学主要流派之学术、思想及其发展线索。探究中国传统哲学独特的理论特质及思维模式,引导学生进入中国哲学的思想世界,感受华夏文明之智慧,从而培护自己的德性生命,提升自我的人生境界。

课程大纲

第一周 《中国哲学》课程绪论; “先秦诸子”之先秦儒家

一、《中国哲学》课程绪论

二、第一章 “先秦诸子”之先秦儒家

第一周 《中国哲学》课程绪论; “先秦诸子”之先秦儒家(单元测验)

第二周 “先秦诸子”之先秦道家

一、老子《道德经》主要注本情况

二、《道德经》本体论哲学:尊道贵德、道法自然

三、《道德经》政治哲学: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四、《道德经》境界、修养论哲学:上善若水,柔弱谦下

五、《道德经》认识论哲学:静观玄览

六、《庄子》天道、性命哲学思想:道、天、性

七、《庄子》的齐物与逍遥

八、儒、道哲学互补

第二周 “先秦诸子”之先秦道家(单元测验)

第三周 “先秦诸子”之先秦墨家; “先秦诸子”之先秦名家

一、第一章 “先秦诸子”之先秦墨家

二、第一章 “先秦诸子”之先秦名家

第三周 “先秦诸子”之先秦墨家; “先秦诸子”之先秦名家(单元测验)

第四周 “先秦诸子”之先秦法家

一、法家思想之一般特点

二、法家政治思想的基本特征

三、法家的历史进化论

第一章“先秦诸子”讨论题

第四周 “先秦诸子”之先秦法家(单元测验)

第五周 两汉哲学(上)

一、汉初黄老哲学

二、董仲舒的经学哲学

第五周 两汉哲学(上)(单元测试)

第六周 两汉哲学(下)

一、《中庸》《大学》的哲学思想

二、王充的哲学思想

三、第二章“两汉哲学”讨论题

第六周 两汉哲学(下)(单元测试)

第七周 魏晋玄学(上)

一、王弼的哲学

二、嵇康、阮籍的哲学

第七周 魏晋玄学(上)(单元测试)

第八周 魏晋玄学(下)

一、裴頠、欧阳建的哲学

二、郭象的崇有论

三、“魏晋玄学”小结

四、第三章“魏晋玄学”讨论题

第八周 魏晋玄学(下)(单元测试)

第九周 隋唐佛教哲学(上)

一、印度佛教哲学概论

二、佛教哲学在中国的早期流传

第九周 隋唐佛教哲学(上)(单元测验)

第十周 隋唐佛教哲学(下)

一、隋唐佛教哲学的中国化

二、返归印度之佛教

三、第四章“隋唐佛教哲学”讨论题

第十周 隋唐佛教哲学(下)(单元测验)

第十一周 宋明道学(上)

宋明道学的先声

第十一周 宋明道学(上)(单元测验)

第十二周 宋明道学(中)

理学与哲学

第十二周 宋明道学(中)(单元测验)

第十三周 宋明道学(下)

一、心学与哲学

二、气学与哲学

第十三周 宋明道学(下)(单元测验)

第十四周 《中国哲学》课程结束语

一、中国传统哲学的精神

二、中国传统哲学的创造性转化

三、中国传统哲学的创新性发展

四、中国传统哲学及其精神仍然可以贡献世界

第十四周 《中国哲学》课程结束语(单元测验)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应先修过马哲和西方哲学

参考资料

李景林、郑万耕主编:《中国哲学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中国哲学史新编》,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牟宗三:《中国哲学十九讲》,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版

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三联书店2015年版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哲学史》,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北京师范大学
1 位授课老师
章伟文

章伟文

教授

推荐课程

彭凯平教积极心理学

大渔大师课

240人参加

彭凯平教情绪心理学

大渔大师课

69人参加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