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有机体及其环境相互关系的生态学,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而受到空前的重视和关注。本课程面向生态学初学者,从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和研究内容出发,在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和生态系统生态学四个研究层次上,利用丰富的案例、形象的图表和生动的语言简明扼要地讲述了生态学的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内容重点突出,易于掌握。本课程是在国家精品课、精品资源共享课基础上的进一步转型升级,课程负责人为北京市教学名师,主讲教师均具有长期的生态学教学与研究经验。课程适合生态、生物、环境、农林、资源等多个相关专业的学生及从事管理、社会、教育等领域,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有识之士学习。
掌握生态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同时了解应用生态学的重要领域,在生活、工作中树立生态思想和生态意识。能初步利用生态学基础理论与方法对生态学问题和现象进行思考。
第1讲 生物与环境(1)
1.1 什么是生态学
1.2 环境的限制作用与生物的适应
1.3 光的生态作用与生物对光的适应
第1次测验
第2讲 生物与环境(2)
2.1 有效积温法则与外温生物对温度的适应
2.2 内温动物对低温的适应
2.3 水的生态作用与生物体保持水平衡的适应
第2次测验
第3讲 种群的数量动态与遗传进化
3.1 种群的概念与数量统计
3.2 种群的增长模型
3.3 种群的进化与物种形成
第3次测验
第4讲 进化对策、生态位与种间关系
4.1 生活史对策与权衡
4.2 竞争与生态位理论
4.3 种间关系与协同进化
第4次测验
第5讲 群落的概念及其研究方法
5.1 生物群落的概念
5.2 如何确定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
5.3 物种多样性的度量方法
第5次测验
第6讲 植物群落的演替及学说
6.1 中度干扰假说
6.2 植物群落的演替
6.3 演替顶级学说
第6次测验
第7讲 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特性
7.1 生态系统的组成
7.2 食物链与食物网
7.3 林德曼效率
第7次测验
第8讲 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与分布
8.1 陆地生态系统的分布规律
8.2 热带雨林的分布与特点
8.3 针叶林的分布与特点
第8次测验
动物学、植物学、进化、环境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Q : 学习这门课程需要什么基础?
A : 这门课介绍生态学最基础的知识和理论框架,属于生态学入门级别的课程。只要在中学学过初级的生物和环境方面的知识,都具有学习该课程的基础。
Q : 哪些人适合学习这门课程?
A : 该课程适合所有对生态问题感兴趣,想提高自身生态素养的人士哦。
Q : 非专业人士学习这门课程有什么用?
A : 提高生态素养,建设美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