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类专业野外实习与实践课程主要讲解水体、土壤、大气、噪声、生态、景观、流域、区域、社会等环境要素野外调查和监测的基本方法,讲授环境问题观察、判识、分析、解决的主要路径和措施,介绍环境类研究项目立题斟定、目标设立、内容甄选、方案设计、数据整理、统计分析等基本知识和方法。课程创建了“基本技能训练+教师引导实验示范+学员自主实验设计”的教学模式,通过课堂理论讲解、现场方法实操、监测报告分析、研究课题总结等多种途径,提高学员对环境问题的认知水平、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培养学员保护“山水林田草湖”生命共同体的创新意识和自觉行动。课程适合于环境、生态、地学、农林、资源、管理、社会学等多个专业的学生、教师、科研、管理、技术人员和推广人员,同时也适用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感兴趣的广大社会有志之士学习。该课程已在北京师范大学讲授15轮,学生反响良好。
考核机制:完整学习课程视频,期末测试占比100%,总分100。60分以上为合格,85分以上为优秀(认证证书需付费申请)。
通过大量使用视频、动画、彩图、现场实拍(无人机航拍)等手段,结合教师细致入微的课堂讲解、现场演示和学生现场实操、总结报告,让学员掌握水体、土壤、大气、噪声、生态、景观、流域、区域、社会等环境要素野外调查和监测的基本方法,提高学员认知、思考、解决环境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第一章 野外实习的目的和意义
野外实习的目的和意义
第三章 野外实习组织管理
野外实习组织管理
第二章 野外实习基地建设
野外实习基地建设
第四章 地质地貌的观测与识别
第四章 地质地貌的观测与识别
第五章 大气环境要素的观测与识别
5.1 大气环境要素的观测与识别
5.2 大气环境要素的观测与识别实操
第六章 声环境要素的认识与观测
6.2 声环境要素的认识与观测实操
6.1 声环境要素的认识与观测
第七章 土壤环境要素的认识与观测
7.1 土壤环境要素的认识与观测
7.2 土壤环境要素的认识与观测实操
第八章 水环境要素的认识与观测
8.3 水环境要素的认识与观测实操(一)
8.4 水环境要素的认识与观测实操(二)
8.1 水环境要素的认识与观测(一)
8.2 水环境要素的认识与观测(二)
第九章 生物群落的调查与观测
9.1 生物群落的调查与观测(一)
9.7 生物群落的调查与观测实操(湿地)
9.6 生物群落的调查与观测实操(灌丛)
9.3 生物群落的调查与观测(三)
9.4 生物群落的调查与观测实操(森林)
9.5 生物群落的调查与观测实操(草地)
9.2 生物群落的调查与观测(二)
第十章 生态景观的调查与分析
10.1 生态景观的调查与分析
10.2 生态景观的调查与分析实操
第十一章 社会经济环境的调查与分析
11.1 社会经济环境的调查与分析
第十二章 流域环境管理与规划
12.1 流域环境管理与规划
第十三章 野外调查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13.2 野外调查数据的整理
13.1 野外调查数据的特征
13.3 野外调查数据的t检验
第十四章 实习总结的撰写
14.2 研究论文的撰写
14.1 调查报告的撰写
第十五章 实习总结
15.6 实习总结(五)
15.4 实习总结(三)
15.2 实习总结(一)
15.3 实习总结(二)
15.1 实习总结-教师
15.5 实习总结(四)
环境科学、生态学、地理学、社会学、统计学等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
本课程设置合格和优秀两档成绩。
其中,期末成绩为60分—85分的学员获得合格证书(需付费申请),
85分以上的学员获得优秀证书(需付费申请)。
提示:为了对学习者的在线学习过程更加严谨负责,保证平台证书权威性,从2019年9月份开始,中国大学MOOC将不再发放免费证书。
董世魁,刘世梁,战金艳,赵烨,刘静玲.《环境科学野外综合实习教程》.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杨持. 《生态学实验与实习》.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娄安如,牛翠娟. 《基础生态学实验指导》.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段昌群,肖衡总主编,2004. 云南大学生命科学教学丛书( ① 云南野外综合实习指导; ②生物学及环境科学基础实验指导;③生物学及环境科学专业系统实验指导)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