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学习
质量工程技术基础
分享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
spContent=面向国家“质量强国战略”实施这一重大国家战略实施和制造业可靠性提升计划开展等迫切人才需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作为国内最早开设及首批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质量与可靠性”的高校,在特色专业建设、新工科、校精品课、校优质课和校一流本科课程等教改项目的资助下,形成了具有北航智慧的质量技术素养及技术运用能力教育解决方案,率先在国内开设《质量工程技术基础》本科核心专业课,倡导质量管理的技术革命。经过十余年的建设,该课程同名教材入选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相关教学成果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北京市高等教育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并成功通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首批线上线下混合一流本科课程认证。课程建设团队包括长江学者在内的4名教授和1名副教授,团队成员均是博士生导师,校优秀主讲教师、校教学名师培育计划候选人和校我爱我师十佳教师各1名。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本课程适合于质量与可靠性工程、安全工程、质量管理和工业工程等专业,是本科生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先修课有概率统计、产品设计与开发等。引导学生了解质量工程的基础理论与技术,使学生掌握高素质的质量工程专门人才所必须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形成解决实际质量工程问题的能力奠定基础,为进一步学习质量与可靠性工程专业课提供支撑。

   《质量工程技术基础》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质量工程基本原理、质量功能展开技术、系统设计技术、参数设计技术、容差设计技术、统计过程控制技术、质量检验与抽样技术、质量分析基础方法及质量技术验证实验等内容。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能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质量工程技术的基础知识,在质量问题认知、分析、改进和控制能力等方面得到初步训练,使学生逐步培养掌握用质量工程思维解决复杂质量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索和创新精神。也能启发企业学员变被动的质量问题技术归零为主动的技术运用!

   本课程重点培养学生如下基本能力:

 (1)运用数学、物理及系统科学与工程知识的能力。

体现在概率与统计学原理、系统工程原理在质量工程技术中应用,如控制图技术、试验设计方法和质量功能展开等技术。

 (2)发掘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体现在质量分析基础方法的学习及田口试验设计实验的学习,培养学生基于数据和软件工具开展质量问题分析和改进的能力。

 (3)认识现代质量与可靠性的科学与工程问题,了解对于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的影响,并培养持续学习的习惯与能力。

 体现在具有将质量特性的识别、设计、控制和改进等技术放在产品设计与制造等寿命周期的大背景下阐述,同时启发学生从系统工程的角度认知质量工程技术体系,通过课程网站提供大量专业前沿资料供课下阅读与学习,拓展学生的专业眼界和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习惯。

 (4)专业英语能力。

 体现在相关英文教材的使用和专业英语能力的培养,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

授课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能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质量工程技术的基础知识,在质量问题认知、分析、改进和控制能力等方面得到初步训练,使学生逐步培养掌握用质量工程思维解决复杂质量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 的探索和创新精神。

   本课程重点培养学生如下基本能力:

 (1)运用数学、物理及系统科学与工程知识的能力。

体现在概率与统计学原理、系统工程原理在质量工程技术中应用,如控制图技术、试验设计方法和质量功能展开等技术。

 (2)发掘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体现在质量分析基础方法的学习及田口试验设计实验的学习,培养学生基于数据和软件工具开展质量问题分析和改进的能力。

 (3)认识现代质量与可靠性的科学与工程问题,了解对于科技进步、社会发展的影响,并培养持续学习的习惯与能力。

 体现在具有将质量特性的识别、设计、控制和改进等技术放在产品设计与制造等寿命周期的大背景下阐述,同时启发学生从系统工程的角度认知质量工程技术体系,通过课程网站提供大量专业前沿资料供课下阅读与学习,拓展学生的专业眼界和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习惯。

 (4)专业英语能力。

 体现在相关英文教材的使用和专业英语能力的培养,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

课程大纲
预备知识

概率统计、产品设计与开发、机械设计基础、加工工艺学、管理学基础等课程。

参考资料

1、指定教材

  [1] 何益海,戴伟, 质量工程技术基础(第2版,康锐主审)。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21

  [2] 康锐、何益海,质量工程技术基础。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2

  [3] 赵宇,何益海,戴伟.质量工程技术体系与内涵。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7

  [4] 何益海,戴伟,艾骏,张卫方.制造过程可靠性理论与技术。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21

2、参考教材

  [1]Joseph M.Juran,Joseph A.De Feo. Juran's Quality Handbook(Sixth Edition), Mc Graw Hill,2010.

  [2] Krishnamoorthi, K. S.A first course in quality engineering : integrating statistical and management methods of quality. CRC Press, 2012.

  [3]Douglas C. Montgomery, Introduction to statistical quality control (6e),John Wily &Sons ,Inc, 2009.

  [4]Chao-Ton Su. Quality Engineering off-line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CRC Press,2013.

  [5]Jiang Renyan. Introduction to Quality and Reliability Engineering.Springer,2015.

  [6]简维廷,郭位,张启华.著半导体制造中的质量可靠性与创新.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


3、课外阅读材料

  [1] 北航在线教学平台,https://spoc.buaa.edu.cn

  [2] 北航质量与工艺可靠性实验室,https://qpr.buaa.edu.cn

  [3] 中国质量协会,https://www.caq.org.cn/

  [4]美国质量协会, https://asq.org/

  [5]Journal of quality technology

  https://www.tandfonline.com/loi/ujqt20

  [6]Quality engineering

  https://www.tandfonline.com/loi/lqen20 

  [7]Quality technology and quantitative management

  https://www.tandfonline.com/toc/ttqm20/current

  [8]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 Business Excellence

  https://www.tandfonline.com/toc/ctqm20/cur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