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动力学》是飞行器设计、工程力学、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的专业核心基础课。课程分《空气动力学基础》(上)和《应用空气动力学》(下)两部分。主要讲授空气与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时,所出现的各种物理现象和遵循的基本规律以及空气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以及飞行器气动部件空气动力学特性及其基本计算方法。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空气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具备必要的空气动力学分析、计算和基本实验技能,为从事专业技术和科学研究打下基础。本部分为下部分。
《空气动力学》是北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工程力学”和“飞行器设计与工程”的核心基础课。针对国家对航空航天类专业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需求,该课程建立了以“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创新实践”为核心的层次化、综合化教学体系。理论教学环节强调专业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航空航天意识培养;实验教学环节重视动手能力、以及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创新实践环节主要注重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集成创新意识和高阶思维的培养。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空气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具备飞行器气动性能分析、计算、设计和实验的基本技能,为从事航空航天飞行器设计等国防特色的专业技术和科学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第1讲: 应用空气动力学——绪论
应用空气动力学——绪论
第2讲: 机翼的几何参数与空气动力系数
机翼的几何参数与空气动力系数
第3讲: 低速机翼绕流与气动模型
低速机翼绕流与气动模型
第4讲: 普朗特升力线理论
大展弦比直机翼气动模型建立 及确定环量Γ(z) 的微分-积分方程
一般平面形状大展弦比直机翼的气动特性
第5讲: 大展弦比直机翼气动力工程估算与失速特性
大展弦比直机翼气动力工程估算与失速特性
第6讲: 大展弦比后掠翼绕流现象与气动特性
大展弦比后掠翼绕流现象与气动特性
第7讲: 小展弦比机翼的气动特性与升力面理论
小展弦比机翼的气动特性
升力面理论
第8讲: 低速机身绕流与气动力特性
低速机身绕流与气动力特性
第9讲: 低速翼身组合体气动特性
低速翼身组合体气动特性
第10讲: 亚声速机翼绕流气动特性 (运输机)
亚声速机翼绕流气动特性 (运输机)
第11讲: 跨声速翼型与机翼绕流气动特性 (运输机)
跨声速翼型与机翼绕流气动特性 (运输机)
第12讲: 超声速机翼绕流气动特性(战斗机)
超声速机翼绕流气动特性(战斗机)
第13讲: 高升力装置气动特性(运输机)
高升力装置气动特性(运输机)
高等数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John D. Anderson, Jr.,Fundamentals of Aerodynamics, Third Edition, International Editio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eries, New York: McGaw-Hill, 2001
E.L. Houghton__Aerodynamic for Engineering Students.
《空气动力学》,刘沛清,科学出版社, 2021
《空气动力学》,陈再新,刘福长,鲍国华,航空工业出版社,1993
《空气动力学基础》,徐华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87
《空气动力学》,钱翼稷编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4年
《流体力学通论》,刘沛清著,科学出版社,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