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影响下形成的,是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藏象经络为理论核心、以辨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基础理论》是以《黄帝内经》理论为基础,融合历代各派名医大家学术观点和临证经验而形成的一门系统化课程。本课程以研究和阐释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技能、基本知识、基本思维方法为主要目标。内容涵盖了哲学观(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自然观(精气学说)、生命观(藏象学说、经络学说、气血津液、体质学说),疾病观(病因学说、病机学说)、防治观(养生预防、治则治法)等,从理论上系统地阐释了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及防治规律。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通过学习本课程,能够深入系统地理解和掌握中医学知识,建立中医思维,为学习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专业基础课程和内外妇儿等临床专业课程,以及研读中医经典著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内容和要求
本门课程主要内容是绪论、阴阳五行学说、精气神与生命、藏象、气血津液、经络、体质学说、病因与发病、病机、养生与治未病、治则治法,在教学内容中非常完美地体现着中华文化的大医精诚、和谐统一、整体最佳、生态环保等精髓,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重视上述爱国、爱事业、医德医风、民族自信心、做人等方面的内容,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新的教育理念。
第一章 绪论
1.1中医学概念和形成基础
1.2中医学基本特点
1.3专家座谈及讲座
1.4中医学常见的思维和学习方法
1.5联系中医基础理论的思政教育
绪论单元作业
绪论单元检测
第二章 中医的哲学基础
2.1阴阳学说的形成
2.2阴阳学说的内容
2.3阴阳学说的应用
2.4高思华教授阴阳学说访谈
2.5五行学说的形成和内容
2.6五行学说的应用
2.7高思华教授五行学说访谈
阴阳五行单元作业
阴阳五行单元测验
第三章 藏象
3.1藏象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特点
3.2五脏的生理功能和特性
3.3六腑的生理功能和特性
3.4脏腑关系
3.5奇恒之府——脑和女子胞
藏象单元测验
藏象单元作业
第四章 气血津液
4.1气血津液--气
4.2气血津液--血
4.3气血津液--津液
4.4气血津液--气血津液的相互关系
第五章 经络
5.1经络的概念和经络系统的组成
5.2十二经脉的名称
5.3十二经脉的规律
5.4十二经脉的气血流注次序
5.5奇经八脉
5.6任督冲带的循行和功能
5.7经络的生理功能
5.8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经络单元作业
经络单元测试
第六章 体质学说
6.1体质概念、特征及影响因素
6.2体质辨识
第七章 病因与发病
7.1病因概述
7.2外感性致病因素
7.3内伤性致病因素
7.4继发性致病因素
7.5发病
病因与发病单元测试
病因与发病单元作业
第八章 病机
8.1发病原理和发病类型
8.2.1邪正盛衰
8.2.2阴阳失调(上)
8.2.3阴阳失调(下)
8.2.4气血失常(一)——气的失常
8.2.5气血失常(二)——血的失常
8.2.6气血失常(三)——气血关系失调
8.2.7津液代谢失常
8.3.1风气内动
8.3.2寒从中生
8.3.3湿浊内生
8.3.4津伤化燥
8.3.5火热内生
第八单元测试
第八单元作业
第九章 预防治则
9.1养生与预防(治未病)
9.2治则治法概述
9.3正治与反治法概念与应用
9.4扶正与祛邪概念与应用
9.5调整阴阳概念与应用
9.6三因治宜概念与应用
第九单元测试
第九单元作业
先修课程:中国医学史、中国古代哲学、大学语文等。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教材:高思华、王健主编.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参考书:
1. 印会河主编.中医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2. 刘燕池,雷顺群主编.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
3. 王新华主编.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
4. 孙广仁主编.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
5. 李经纬《中医名词术语词典》[M].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年3月
6. 马淑然,刘兴仁主编.《中医基础理论(汉英对照)》[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
7. 《马淑然中医基础理论讲稿》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