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认证学习
为你提供认证成绩和证书,以及AI高效学习服务
查看详情
大学

国家精品

认证学习

智慧课程

理学工学农学

计算机

经济管理

外语

音乐与艺术

心理学

文史哲法

医学与保健

教育教学

大学生竞赛

软件实训

人工智能

升学/择业

考研

期末突击

专升本

四六级

保研及论文

求职就业

专四专八

大学应试英语

期末资料

终身学习

有声课堂

兴趣技能

hi,小mooc
26考研全科规划
仪器分析
第15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5年02月17日 ~ 2025年06月20日
学时安排: 每周3小时
进行至第7周,共18周 已有 2573 人参加
立即参加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342)
spContent=北京化工大学“仪器分析”课程于2007年被评为教育部双语示范课程,2009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13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020年被评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以“夯实理论基础,注重应用实践,培养创新精神”为目标,经过几代教师的建设,形成了丰富的优质教学资源,拥有一支以国家级教学名师为带头人的年富力强的师资队伍。
北京化工大学“仪器分析”课程于2007年被评为教育部双语示范课程,2009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13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020年被评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以“夯实理论基础,注重应用实践,培养创新精神”为目标,经过几代教师的建设,形成了丰富的优质教学资源,拥有一支以国家级教学名师为带头人的年富力强的师资队伍。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仪器分析是指采用比较复杂或特殊的仪器设备,通过测量物质的某些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的参数及其变化来获取物质的化学组成、成分含量及化学结构等信息的分析方法。仪器分析课程是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环境工程、能源化学工程等近化学类专业重要的化学基础课程。本课程以北京化工大学主编的普通高等教育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仪器分析》为主要教材,辅以国外英文原版优秀的经典教材和丰富的网络资源,主要介绍各种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基本仪器和基本应用,包括光谱分析法、电分析法、色谱法和质谱法等。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常用的仪器分析方法原理和应用,熟悉仪器结构,具备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选择适宜的分析方法或手段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授课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电化学分析法中电位分析法,色谱分析法中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光谱分析法中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红外吸收光谱法、 核磁共振光谱法和质谱法的基本原理、仪器的基本构造、实验技术、定性定量方法和在石油化工生产等领 域中的应用特点,并了解仪器分析发展的新方向及新动向,从而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具有选择适宜的研究与测试方法或手段的能力。



 



 

 

课程大纲
仪器分析导论
课时目标:1.1 学习仪器分析的产生、定义和特点,了解现代仪器分析方法的研究历史、发展趋势及的应用;1.2 掌握仪器分析方法的主要评价指标。学会如何选择分析方法。
1.1 仪器分析导论-1
1.2 仪器分析导论-2
光谱分析法导论
课时目标:了解电磁波谱的相关性质,掌握光谱分析法的定义、类型;掌握光谱产生的机理。
2.1 光谱分析法导论
原子发射光谱法
课时目标:3.1 掌握原子发射光谱法的基本原理;3.2 熟悉原子发射光谱法的产生、发展和研究的最新趋势;3.3 掌握原子的激发、谱线的产生、强度及其影响因素;3.4 了解发射光谱仪的原理和类型,熟悉典型原子发射光谱仪器的光路及其光学特性;3.5 掌握原子发射光谱仪的各部分组成和作用;3.6 了解原子发射法定性分析基本方法;3.7 掌握内标法、外标法等定量分析基本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3.1 原子发射光谱法概述
3.2 原子发射光谱法的产生
3.3 谱线强度及影响因素
3.4 原子发射光谱仪器-1
3.5 原子发射光谱仪器-2
3.6 定性分析
3.7 定量分析及应用
3.8 原子发射光谱法单元测验
原子吸收光谱法
课时目标:4.1 掌握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特点、发展历史和趋势;4.2 熟悉原子吸收光谱的产生,谱线轮廓的意义,原子吸收线的宽度及其变宽原因以及积分吸收;4.3 掌握峰值吸收与原子浓度的关系;4.4 了解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原理和基本构造;4.5 掌握原子吸收光谱仪的各部分组成和作用,了解光源灯的基本要求及其使用特点和原子化的过程及其使用特点;4.6 掌握使用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分析中的主要干扰类型及其消除方法;4.7 掌握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实验的优化方法。
4.1 原子吸收光谱法概述
4.2 原子吸收光谱的产生及谱线轮廓
4.3 原子吸收值与原子浓度之间的关系
4.4 原子吸收光谱仪器-1
4.5 原子吸收光谱仪器-2
4.6 干扰与消除
4.7 实验条件的优化
4.8 原子吸收光谱法单元测验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课时目标:5.1 掌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特点和发展历史;5.2 影响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因素;5.3 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紫外可见吸收光谱;5.4 掌握无机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5.5 掌握无机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5.6 掌握光的吸收定律;5.7 了解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类、组成、结构和原理;5.8 了解显色反应、显色条件的选择、显色剂的类型和影响显色反应因素;5.9 掌握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法的定性分析方法及其应用;5.10 掌握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法的定量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5.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5.2 影响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因素
5.3 各类有机化合物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5.4 无机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5.5 无机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5.6 光的吸收定律
5.7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5.8 显色反应及显色条件的选择
5.9 紫外可见光谱法应用-定性分析
5.10 紫外可见光谱法应用-定量分析
5.1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单元测验
红外光谱分析法
课时目标:6.1 掌握红外吸收光谱的基本原理和特点;6.2 掌握并理解红外光谱中重要的术语;6.3 熟悉红外光谱仪的基本结构,掌握红外光谱测定样品的制备方法;6.4 了解红外吸收光谱的影响因素及其与分子结构-官能团的关系;6.5 熟悉烃类化合物的特征基团频率;6.6 熟悉羰基化合物的红外特征吸收;6.7 熟悉羟基化合物和其他化合物的红外特征吸收;6.8 掌握红外光谱的谱图分析方法;6.9 了解红外光谱的经典应用案例,并举一反三。
6.1 红外光谱法概述
6.2 红外术语
6.3 红外光谱仪及样品制备
6.4 影响红外光谱的因素及官能团的特征吸收
6.5 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特征基团频率-烃类化合物
6.6 各类有机化合物红外特征吸收-羰基化合物
6.7 各类有机化合物红外特征吸收-羟基化合物及其他化合物
6.8 谱图分析
6.9 应用案例
6.10 红外光谱分析法单元测试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课时目标:7.1 掌握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包括原子自旋、核磁共振现象的产生和条件;7.2 掌握核磁共振与化学位移;7.3 了解诱导效应、共轭效应和化学键的各向异性对化学位移的影响;7.4 了解氢键、溶剂效应和化学交换效应对化学位移的影响;7.5 掌握自旋偶合与自旋裂分的产生及影响因素;7.6 掌握峰的裂分、化学等价与磁等价;7.7 了解核磁共振谱仪的组成、构造和核磁实验过程;7.8 掌握氢谱谱图的解析方法;7.9 掌握碳谱的基本原理和解析方法。
7.1 核磁共振基本原理
7.2 化学位移
7.3 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1
7.4 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2
7.5 自旋偶合-1
7.6 自旋偶合-2
7.7 核磁共振谱仪及实验过程简介
7.8 氢谱谱图解析实例
7.9 核磁共振碳谱
7.10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单元测验
质谱分析法
课时目标:8.1 了解质谱分析法的基本原理、结构组成、特点和发展历史;8.2 掌握质谱仪中离子源的分类、工作原理和特点;8.3 掌握质谱仪中质量分析器的分类和工作原理;8.4 掌握分子离子峰的产生和特点;8.5 掌握EI源的断裂机理;8.6 了解同位素峰的产生和特点,8.7 掌握重要有机化合物(包括括烃类、醇、酚、醚、羰基、含氮或卤素等)的质谱特征;8.8 掌握质谱谱图解析方法;8.9 了解质谱分析经典案例,巩固谱图解析能力。
8.1 概述
8.2.1 离子源-1
8.2.2 离子源-2
8.3 质量分析器
8.4 分子离子峰
8.5.1 EI源断裂机理-1
8.5.2 EI源断裂机理-2
8.5.3 EI源断裂机理-3
8.6 同位素峰
8.7.1 重要有机化合物质谱特征-烃类
8.7.2 重要有机化合物质谱特征--醇、酚、醚
8.7.3 重要有机化合物质谱特征--羰基
8.7.4 重要有机化合物质谱特征--N,卤素
8.8 谱图解析
8.9 应用案例
8.10 质谱分析法单元测验
电化学分析法
课时目标:9.1 掌握电化学分析法的定义、分类、特点、常用术语和常用的电极种类;9.2 掌握电位分析法的基本原理;9.3 掌握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种类和原理;9.4 了解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结构组成和应用;9.5 掌握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特性和电极选择系数;9.6 掌握直接电位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9.7 掌握电位滴定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9.1 概述
9.2 电位分析法基本原理
9.3 离子选择性电极-1
9.4 离子选择性电极-2
9.5 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特性
9.6 直接电位法
9.7 电位滴定法
9.8 电化学分析法单元测验
色谱分析法
课时目标:10.1 了解色谱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分类、特点和相关术语;10.2 掌握色谱塔板理论和速率理论;10.3 掌握分离度的概念并理解其含义;10.4 掌握色谱分析的定性定量方法;10.5 掌握气相色谱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10.6 掌握气相色谱仪器各部分的组成和作用,了解常用检测器的选择性与适用范围;10.7 了解气相色谱法操作条件的选择及其应用,掌握定性定量方法;10.8 掌握高效液相色谱的特点及基本原理;10.9 掌握液相色谱仪器各部分的组成和作用,了解常用检测器的原理与适用范围。
10.1 色谱分析法概述
10.2 色谱理论
10.3 色谱分离度
10.4 色谱定性定量方法
10.5 气相色谱-1
10.6 气相色谱-2
10.7 气相色谱-3
10.8 高效液相色谱-1
10.9 高效液相色谱-2
10.10 色谱分析法单元测验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本课程需要预修无机化学、化学分析、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等数学、普通物理等课程,并修仪器分析实验课程。

参考资料


董慧茹,仪器分析(第四版),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2022年

北京化工大学
8 位授课老师
杨屹

杨屹

教授

苏萍

苏萍

副教授

杜振霞

杜振霞

教授

推荐课程

量子力学Ⅰ

董兵

50452人参加

大学化学/普通化学/无机化学原理期末冲刺-3小时突击大学化学

虎哥讲化学

17083人参加

【26考研】考研数学实战通关秘籍

武忠祥

1164人参加

化工-3小时精讲精馏塔/板式精馏塔设计(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薛洛老师

352人参加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