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文化遗产的诗学(第一季)
第3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2年03月01日 ~ 2022年06月30日
学时安排: 1-3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3609 人参加
立即自学
往期不提供结课证书,想参加下学期课程, 点击这里预约>>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47)
spContent=跟随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著名美术史学者李军教授,通过美术史的视角,以及时间与空间、物质与精神、记忆与认同等维度理解文化遗产!
跟随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著名美术史学者李军教授,通过美术史的视角,以及时间与空间、物质与精神、记忆与认同等维度理解文化遗产!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课程不预设学生具备一般的文化遗产学知识和方法,而是从每个人最日常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观察、体验、描述、分析与人类生活须臾不可分离的空间、时间、记忆与物中的人类文化建构,从而发现自己所在世界的深层意义和文化之根,也就是自己的“文化遗产”;并以此为基础,结合不同专业,从事与空间、时间、记忆与物相关的案例研究,尝试理解中国之美、中国文化之美和人类文化之美,创建新的文化体验和文化实践。

授课目标

李军教授的“文化遗产的诗学”是中央美术学院主干课程。


首先,该课程并不限定受众的知识基础和专业背景,而是从历史学、美术学等基础学科提炼出文化遗产的核心理论。与直接服务于保护、修复等应用型教学模式相比,该课程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引导学生进入更深层次的专业研究状态。


其次,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逐渐得到全社会的重视,不过,遗产基础理论体系的建构仍在探索当中,无疑,本课程所代表的体系化、理论化学术成果已经走在国内遗产保护领域的前列。


第三,中央美术学院的文化遗产学科应当有自身特色,能够体现美术学科对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领域的特殊贡献。课程将遗产与美育深度结合,在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背景之下,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具体举措。

课程大纲
前言
课时目标:美术史之于文化遗产
宣传片
前言
第一单元:天地之间
课时目标:空间的诗学:空间的精神、灵魂与个性
第一部分:理解空间
第一讲:空间的概念
第二讲:理解空间
第三讲:空间的尺度
第四讲:空间单位之间
第二部分:场所精神
第五讲:场所精神
第三部分:空间的诗学
第六讲:空间的诗学(上)
第七讲:空间的诗学(下)
第二单元:古今之间
课时目标:时间的诗学:时间的内涵、形状与意义
第一部分:理解时间
第一讲:时与诗
第二讲:作为框架的时间
第三讲:作为空间的时间
第四讲:作为物的时间
第二部分:时间的形状
第五讲:时间的形状
第六讲:文物的修复
第三部分:时间的诗学
第七讲:时间的诗学
第三单元:物我之间
课时目标:物的意义:精神与物质世界的共构
第一部分:物的身体
第一讲:物的本义
第二讲:作为秩序的“物”
第三讲:作为媒材的“物”
第四讲:透过器形看媒材(上)
第五讲:透过器形看媒材(中)
第六讲:透过器形看媒材(下)
第七讲:作为色彩的“物”
第二部分:物的灵魂
第八讲:作为本质“物”
第九讲:作为象征的“物”
第十讲:作为废墟的“物”
第三部分:物的精神分析
第十一讲:物的精神分析
第四单元:你我之间
课时目标:个体与群体记忆:文化遗产的社会语境
第一部分:记忆的时空框架
第一讲:梦与记忆
第二讲:记忆的时空框架
第二部分:集体记忆与文化记忆
第三讲:集体记忆与文化记忆
第四讲:文化记忆再生产
第五讲:黄帝崇拜与炎黄子孙
第三部分:文化记忆的政治
第六讲:文化记忆与文化认同
第七讲:理解政治
第八讲:文化认同的政治
第九讲:文化认同的政治例证之一
第十讲:文化认同的政治例证之二
第十一讲:文化认同的政治例证之三
第十二讲:记忆与历史
第五单元:公私之间
课时目标:从文物到遗产:文化遗产概念的扩展
第一部分:从小家到大家
第一讲:从另一个角度看文化遗产
第二讲:什么不是“遗产”
第三讲:从“小家”到“大家”
第四讲:我们、你们、他们
第五讲:文化遗产的二重性
第二部分:遗产的诊断
第六讲:中国世界遗产的类别
第七讲:中国世界遗产的问题
第三部分:遗产的“死”与“活”
第八讲:遗产的“死”与“活”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经过基本的美术史知识和方法学习,对文化遗产保护有一定兴趣和了解,具备跨学科视野。

证书要求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参考资料

尤嘎·尤基莱托(Jukka Jukilehto)著、郭旃译:《建筑保护史》,中华书局,2011年;

李军:《穿越理论与历史:李军自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

陈曦:《建筑遗产保护思想的演变‍》,同济大学出版社,2016年;

李军:《可视的艺术史:从教堂到博物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

切萨雷·布兰迪(Cesare Brandi)著、陆地译:《修复理论》,同济大学出版社,2016年;

陆地:《建筑遗产保护、修复与康复性再生导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19年;

李军:《跨文化的艺术史:图像及其重影》,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

罗德尼·哈里森(Rodney Harrison)著、范佳翎等译:《文化和自然遗产:批判性思路》,上海古籍出版社,2021年,

吕舟主编:《中国文物古迹保护思想史研究文集》,清华大学出版社,2021年;

李飞:《市场、观念与国家:近代中国文物保护制度的形成(1840-1934)》,科学出版社,2021年。

中央美术学院
1 位授课老师
李军

李军

教授

推荐课程

C语言程序设计

翁恺

892940人参加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Python)

车万翔

129358人参加

哲学问题

章雪富

142949人参加

C语言程序设计——快速入门与提高

吕春利

92368人参加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