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课程定位与目标
课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习总书记“要加强无人机专业建设和加快培养无人机运用和指挥人才”的指示精神,践行“知行合一、德技并修”育人理念,思政融入、专创融合,教学载体以中大型无人机为主,旋翼无人机、无人直升机为辅,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对无人机机体结构与主要系统的识别、拆装、试验、故障检查与分析的能力,成为“精操作、懂原理、善分析、能创新”的无人机现场工程师,服务航空、服务国防
课程为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核心课,面向普通生、空海军武警军士生和航空航天企业、部队岗位一线人员、在校生1+X取证及社会学习者,提供教学与培训服务
2 结构与内容
岗课赛证融合、机型培训结合,五维融通重构课程内容。课程依据无人机装试、机务保障等关键岗位能力要求、人社部无人机装调检修工新职业标准、对接教育部专业教学标准、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新要求、1+X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结合企业无人机机型培训大纲和培训资源,采用校企共建的出版新形态教材和活页式工作手册,内容包括无人机机体结构、起落架系统、电源系统、作动系统、燃油系统、环控系统6个主要模块,形成“识结构”、“辨形式”、“析过程”、“判故障”的四段进阶式能力训练体系
课程围绕专业技能教学主干线,构建双创教育、思政育人两支线,精心设计思政育人主题、精选双创育才案例,“专业教学主课堂、双创小课堂、思政小课堂”三课堂融合,达到育匠才、铸匠心、树匠人的教学目标
3 教学组织安排
课程按照三段八步法开展教学,分为“课前导学-课中督学-课后促学”三段,“预习导引、任务引入、自主探究、新知讲解、实践提升、巩固强化、总结拓展、促学创新”八个步骤,线上与线下、现实与虚拟、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突破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
4 教学活动过程
教师:备学-引学-答学-讲学-助学-督学-评学-促学
学生:预学-知学-探学-听学-做学-固学-拓学-创学
①课前导学
预习导引:教师备学、学生预学
②课中督学
任务引入:教师引学、学生知学
自主探究:教师答学、学生探学
新知讲解:教师讲学、学生听学
实践提升:教师助学、学生做学
巩固强化:教师督学、学生固学
总结拓展:教师评学、学生拓学
③课后促学
促学创新:教师促学、学生创学
学员们可获得与各型无人机亲密接触的机会噢!
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对无人机机体结构与主要系统的识别、拆装、试验、故障检查与分析的能力,成为“精操作、懂原理、善分析、能创新”的无人机现场工程师,服务航空、服务国防
学习考核评价方式
①线上成绩评价
线上成绩以过程性考核为主,总成绩由单元作业、单元测验、课程参与度(参与讨论回帖)、线上考试四个部分组成,线上成绩=单元作业20%+单元测验20%+讨论参与30%+线上考试30%。60-80分合格,80分以上优秀。单元测验和线上考试设置为学习者可答题2次,时长不限,体现课程以知识掌握与巩固强化为目标,提高学习积极性
②混合式教学评价
混合式教学评价分为课堂评价(60%)、课外评价(40%)
课堂评价分为慕课堂线下学习表现(统计课堂出勤率20%、课堂讨论互动参与率20%以及课堂练习正确率20%)、MOOC线上学习表现(即线上成绩40%)
课外评价包括期末考试50%、思政小课堂主题活动完成情况25%、双创小课堂作品提交情况25%,评价要素涵盖劳动素养评价、增值评价(进步幅度)等,作为域外成绩由任课教师评定,检验学生技能素养增长情况
《无人机结构与系统》课程学习建议
内容 | 学习建议 | |
无人机结构与系统概述 | 在校学习者 1+X证书学习者 社会学习者 | |
模块一 识别无人机机体结构 | 在校学习者 1+X证书学习者 社会学习者 | |
模块二 辨析无人机起降装置 | 在校学习者 1+X证书学习者 社会学习者 | |
模块三 辨析无人机电源系统 | 在校学习者 1+X证书学习者 社会学习者 | |
模块四 辨析无人机作动系统 | 在校学习者 社会学习者(侧重中大型无人机) | |
模块五 辨析无人机燃油系统 | 在校学习者 社会学习者(侧重中大型无人机) | |
模块六 认识无人机环境控制系统 | 在校学习者 社会学习者(侧重中大型无人机) | |
《无人机结构与系统》王思源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飞机构造》王志刚 航空工业出版社
《飞机构造基础》宋静波 航空工业出版社
1. 问:课程进行了一半,我还能加入并跟上么?
答:发布的课程可以随时观看,并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集中学习赶上进度,学习结束后提交作业或参加讨论、测试,并参加考试即可。
2. 问:我有问题想提问怎么办?
答:课程设有专门的讨论区,希望大家踊跃提问,有课程教学团队老师与大家交流互动。
3. 问:测试题和考试题应该如何复习?
答:测试题的相关题目会在教学视频中进行讲解,此外在章节的教学课件中也会找到相关答案。
4. 问:怎样检查自己的学习情况呢?
答:每个章节后都有测验题,作业或讨论;同时在完成课程学习后,针对在校生、1+X学习者、社会学习者分别设有相应考试,用以评估自己学习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