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音乐史,讲述自远古至清代晚期的中国音乐发展历程及其特色。课件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丰富的材料,展示多彩而深厚的古代华夏音乐文明,使听者在有限的时间内了解无限的音乐历史知识,从而丰富自身的音乐文化素养。
1.通过课程学习,较为系统地了解自远古至清代末期数千年间的中国音乐发展历程及其主要艺术特色。
2.对古代华夏音乐文明中多姿多彩的音乐事象构建起初步的认知框架。
3.通过对中国古代音乐知识的学习与思考,提升并丰富自身的音乐文化素养。
第一讲 华夏音乐文明的先声
1.1 鸣响中州的贾湖骨笛
1.2 文献中显露的先民音乐
1.3 出土乐器的情况与特点
1.4 夏及早商音乐的朦胧面貌
第一讲 华夏音乐文明的先声
第二讲 礼与乐的相遇相融
2.1 晚商时期的出土乐器及音乐风格
2.2 西周礼乐制度及钟磬乐悬的应用
2.3 周代大司乐的构成与职责
2.4 周代乐器的丰富与乐律理论的初起
第二讲 礼与乐的相遇相融
第三讲 多彩纷呈的春秋战国音乐
3.1 礼崩乐坏的发生
3.2 孔子及其音乐贡献
3.3 民间音乐的繁盛
3.4 曾侯乙墓的出土乐器
3.5 音乐理论领域的成就
第三讲 多彩纷呈的春秋战国音乐
第四讲 秦汉音乐的转型
4.1 汉初对礼乐的延续
4.2 乐府及其音乐活动
4.3 鼓吹乐与相和乐的发生发展
4.4 文人音乐呈现的面貌
4.5 乐律理论与音乐思想
第四讲 秦汉音乐的转型
第五讲 魏晋南北朝的多元音乐共生
5.1 华夏固有音乐的发展
5.2 文人音乐及其理论
5.3 乐律理论的收获
5.4 西域音乐风靡中原
5.5 歌舞俳优及其西域因素
第五讲 魏晋南北朝的多元音乐共生
第五讲 魏晋南北朝的多元音乐共生
第六讲 隋唐宫廷中的音乐
6.1 燕乐及其相关话题
6.2 宫廷乐部的更易
6.3 音乐机构的组成与职能
6.4 雅乐理念之差异
6.5 与音乐相关的制度
第六讲 隋唐宫廷中的音乐
第七讲 隋唐音乐多彩的另一面
1. 音乐体裁与主要作品
2. 宫调理论和记谱法
3. 中外音乐文化交流
4. 音乐家的才华与贡献
5. 音乐理论成果与著述
第七讲 隋唐音乐多彩的另一面 测验
第八讲 俗乐时代的来临
1. 宋代音乐的转型及其缘由
2. 音乐机构及俗乐演出场所
3. 形式多样的说唱音乐
4. 宋代杂剧和南戏
5. 元杂剧艺术与剧作家
第八讲 俗乐时代的来临
第九讲 宋元音乐在多领域的成就
1. 文人音乐的表现
2. 宋元时期的曲子与散曲
3. 乐器与器乐
4. 其他民族与地区的音乐及其交流
5. 宋元时期的音乐理论成果
第九讲 宋元音乐在多领域的成就
第十讲 戏曲音乐的兴盛与演化
1. 明清音乐文化的特点
2. 明代戏曲声腔的演化
3. 明清之际及清代前期的昆曲艺术
4. 乱弹时期及京剧的形成
第十讲 戏曲音乐的兴盛与演化
第十一讲 中国传统音乐结构的基本定型
1. 宫廷音乐机构及雅乐
2. 俗曲、歌舞与说唱艺术
3. 乐器与各类器乐艺术
4. 朱载堉的音乐贡献
5. 音乐理论成果及曲谱刊刻
第十一讲 中国传统音乐结构的基本定型
第十二讲 清代晚期的中国音乐
1. 戏曲等传统音乐的延续
2. 音乐家与音乐理论所蕴蓄的深刻变革
3. 中外音乐交流的转向
4. 中国音乐再次转型
第十二讲 清代晚期的中国音乐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下),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版。
刘再生:《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修订版),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年版。
陈应时、陈聆群主编:《中国音乐简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李纯一:《先秦音乐史》(修订版),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年版。
王小盾:《隋唐音乐及其周边》(文集),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2年版。
王子初:《中国音乐考古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修订版),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
冯文慈:《中外音乐交流史(先秦—清末)》,人民音乐出版社2013年版。
张庚、郭汉城主编:《中国戏曲通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年版。
陈其射:《中国古代乐律学概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陈荃有:《中国青铜乐钟研究》,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