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研究生产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保护人身安全和健康出发,研究事故发生的客观规律,努力探讨控制危险的有效措施,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通过对各类事故的剖析,使学生了解在类似的环境下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采取何种措施才是合适的保证安全生产的方法。
(3)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安全技术”的基本知识与内容有基本的了解,能树立正确的安全观;能够运用正确的安全理论方法指导开展相关学科领域安全问题的研究、学习与工作,并在安全活动实践中能够遵循“本质安全、科学防范、系统保障”的科学原则。
课程目标1:知识探究:使学生掌握化工安全、建筑安全、机械安全、电气安全等基础知识;对“安全技术”有基本的认识。
课程目标2:能力建设:保护人身安全出发,研究事故发生的客观规律,培养学生具备能够发现并合理分析企业安全问题,具有对常见隐患的安全防护能力。
课程目标3:价值引领: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具有较高的生命安全和责任关怀意识。
1.教育部高等学校安全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安全工程概论.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
2. 陈宝智,张培红. 安全原理(第三版), 冶金工业出版社,2016
3.张景林,林柏泉.安全学原理.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
4.李树刚.安全科学原理.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
5.隋鹏程.安全原理.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6.周世宁等.安全科学与工程导论.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
7.姜伟,佟瑞鹏,傅贵. 安全科学与工程导论.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6.
8.何学秋.安全科学与工程.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8
9.陈沅江等.职业卫生与防护,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10.罗书练等.突发灾害应急救援指南.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12
11.https://www.aqsc.cn/中国安全生产网
12.https://www.mem.gov.cn/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